第212章 【产业闭环】 343(2 / 2)

没办法,干爹吝啬,不可能给钱嘛!

叶绍良再次带着人来到妙丽集团,回见了刘天。

现代出版社在半年前,就表示对妙丽集团手中的75%《天天日报》股权有兴趣,至于剩下的25%股权自然也会洽谈。

不过一开始妙丽集团的刘天不打算出售,到后来又主动联络现代出版社,但价格又谈不拢。随着妙丽集团的困境越来越大,刘天终于决定卖盘。

双方在会议室里,展开了最后的谈判。

叶绍良开口说道:“现代出版社最后给《天天日报》75%股权的价格,依旧是3000万港币。我相信这个价格,是对刘生为《天天日报》做出努力的六年多的最好回报和工作肯定。”

1977年天天首次易主,妙丽集团大股东刘天就以165万港元入股天天。

六年后的今天,现代出版社的出价足足翻了近20倍。

这是因为,1977年《天天日报》是一份濒临倒闭的报纸,所以不值钱;而如今,《天天日报》已经超过10万份的销量,是香港第二大众报,仅次于《东方日报》。(《明报》和《星岛日报》不算是大众报,而是专业性较强的报纸)

刘天见叶绍良态度坚定,也没有再拖下去,说道:“好,我们接受这个价格。当然我们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为《天天日报》找一个好东家,相信《天天日报》在现代出版社的领导下,一定可以更进一步。”

3000万港币的资金,可以缓解一下妙丽集团的财务情况,更重要的是为这份他有感情的事业,找一个好东家。现代出版社,是香港出版界的霸主,成为《天天日报》新东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3000万港币的价格,也是比较合理的。一开始刘天的理想价格是3500万港币,但是现代出版社不肯给。

双方就这个价格谈了三个月了,当然大家都不太急。

叶绍良高兴的说道:“好,合作愉快!”

虽然老板一直对这件事没有急过,就是让他慢慢谈,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区区几百万对泰富集团就是洒洒水,但老板的意思很明白——不要当冤大头。

妙丽集团现在不出,以后破产的时候就是清盘甩卖。现在出,还能多挣扎一段时间。

现代出版社看重的是《天天日报》今年突破了10万的销量(每天),但用林正杰的话来说,10万份销量的《天天日报》价值还是不大,需要改造。

现代出版社斥资3000万港币,买下《天天日报》,在传媒界引起很大的轰动。

这是因为,如今的泰富集团已经是集齐:电影、出版、漫画、传媒、电视为一体的综合性传媒企业,说是掌握着香港的舌候也不为过。

当然,大家也很好奇,《天天日报》在现代出版社旗下,会发展迅速,还是会没落。

拭目以待!

东方出版社。

马成坤、马成发、马成才、马廷强等马氏余孽,此时在办公室里商议。

如果是别人买下《天天日报》,马氏或许不会放在心上,但如今是林正杰买下《天天日报》,他们就有些担忧起来:

第一,林正杰富有传奇性的经历,让很多业内人看好《天天日报》后续发展。

第二,林正杰和马氏有旧仇,本来林正杰如今在香港的地位就已经远超马氏,如果再让林正杰拿下《天天日报》,马氏很怀疑会针对马氏的《东方日报》,甚至针对马氏家族。

马成坤感叹的说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真没有说错!以前我们没有当林正杰是对手,如今我们更不是他的对手,关键是曾经得罪过他。”

说完,他狠狠的看着不成器的马成发,当年若不是他鲁莽,也不至于如今背后发凉。

马成发连忙说道:“大哥,既然我们已经漂白,还怕他做什么。而且,我们《东方日报》是报业的扛把子,更不用担心。”

商界有商界的规矩,谁会坏了规矩,会遭到所有人唾弃。

做地下生意的,很难有机会搵正行,因为那些大亨担心你坏了一锅粥,就会对你打压。

香港的社团,永远都是政治和商人的一条狗;以前甚至连狗都做不上,因为当时香港JC是商会的狗。

马成才也说道:“是啊大哥,我们怕什么,父辈的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我们现在是搵正行生意,又有台岛官方撑腰,怕什么。”

瘸子马庭强没有说话,但他内心觉得这事不简单,他打听过林正杰的为人,绝不是善良之辈。虽然事情过了很久,但别人又不需要亲自针对马氏,或者《东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