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提前投资】 439(2 / 2)

可不是嘛,就算将20亿港币兑换成日元,今年都可以赚个4~6亿港币。

这不比抢钱赚得快,而且没有风险(货币兑换),比如泰富集团斥资20亿收购的日本物业,就是如此。

恒丰银行总部,林正杰在董事长办公室接待了董健骅。

双方坐下后,董健骅就佩服的说道:“林生,很少人有你如此果断,将会德丰船务在很短的事件内解除危险。”

今年年初,泰富集团收购会德丰洋行成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量的卖船,几乎是白菜价的清仓处理。

因为在林正杰看来,停留在港口的船舶不是资产,而是一笔笔负债,因为不开也要花很多钱——船员、港口费、保养费等等。

仅仅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会德丰船务的船只就从100万吨减少到50万吨。

当然在去年(1984年),马登也致力于减少船只,将会德丰系的140万吨船只减少到100万吨。这种处置方法,让会德丰船务比董氏集团、赵氏的华光等,更容易资产重组。

这相当于巅峰时期的会德丰船只的总资产是19亿左右,而如今仅剩下6~8亿的规模;就算是如此,会德丰船务也不能说在赚钱,勉强能维持运转而已。

可见,今年(1985)航运有多低谷,根本无钱可赚。

林正杰说道:“也不算我果断,毕竟我对航运经营不甚擅长,再加上看空后市,所以卖船的速度较快。董生这次来找我,是否是为了董氏航运的事情?”

董健骅诚恳的点点头,说道:“虽然有林生的指点,董氏航运提前无代价退掉12艘船,也卖出部分船只,但我也没想到今年航运如此的难。不瞒林生,董氏集团如今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地步,初步审计,出现负五亿资产的艰难处境,日本12艘新船也需要缴纳造船费.”

林正杰并无意外,董健骅毕竟是一方大佬,经营航运也有几十年时间,他不可能完全相信林正杰的话,像林正杰如此果断的减轻资产。

而且,有的资产也未必能减少,毕竟你将航线停运,以后可能就难恢复。历史的这一时刻,董氏集团出现负25亿的资产,实际上已经破产。

“董氏的总负债是多少?我希望了解一下。”

“170多亿港币(前世近200亿)”

林正杰倒吸一口凉气,这董氏的航运帝国,简直就是纸老虎一般,全靠债务支撑扩张。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的董氏集团,已经拥有1300万吨的载重量,是世界第二的航运集团。

见林正杰被吓住,董健骅马上说道:“林生,我的诉求并不多,目前我打算向12家银行各贷2000万美金的贷款,凑集2.4亿美金。这一部分资金,将用于支付日本的12艘新船款项,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否则我们就会被造船厂视为违约,新船也不能交付.如果获得这笔贷款,这样以来,我们就有时间进行债务重组。”

有了这2.4亿美金,就相当于强行续命一波。

毕竟债务重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董氏集团有将近两百个债权人,谈判起来是很耗时间的。

甚至,绝大多数都不会看好这一次的债权充足,就看董健骅的本领了。

想到董氏集团可以重组成功,以及董健骅是未来的港督,林正杰也决定政治投资。

“好,恒丰银行愿意提供2000万美金的资金,后续若有需要帮助,我们再谈!”

没有过多的细节,林正杰的爽快答应这次贷款。

董健骅感激的说道:“感谢林生,有你位朋友,是我的幸运。”

债务减少20亿,不能不谢!

客气一番后,林正杰送走董健骅。

董氏集团的困境依然非常大,不是林正杰一家可以帮到的,毕竟170亿港币的负债,这是非常庞大的数据。说明,董氏集团的资产估值也就165亿港币,所以成了负5亿资产值。

这些负债,最终都会转成票据、优先股、普通股等,前提是董健骅说服那么多债权人,给董氏集团机会去等待航运黎明。

“老板”恒丰银行行政总裁陈文锦走了进来,恭敬的说道。

如今,老板主动将投资银行业务剥离,让恒丰银行可以非常正规的发展。在这一点上,陈文锦很佩服老板能‘幡然醒悟’,正规银行的准则。

当然恒丰银行还有一些查边球的地方,但已经无伤大雅。

林正杰抬起头,说道:“香港银行危机并没有散去,今年底至明年估计还会波及一些华资银行,我们恒丰银行能不能抵御未知的风险?”

虽然他确定没有问题,但依旧谨慎的了解情况。

今年除了海外信托银行被接管外,新鸿基银行业接受了阿拉伯银行的注资,失去75%的股权。

除此之外,永安银行、嘉华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