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危急3484(1 / 2)

.,!

一旦叛军获胜,那么大义名分自然便归于叛军一方,若有晋王登高一呼,与太子争夺储位,必然使得叛军士气大振。朝堂之上那些个所为的忠臣良将,心中存有忠义的又有几人?大多不过是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见到叛军势大,晋王有可能上位,纷纷依附骥尾实乃寻常。

只是那样一来,会使得叛军愈发强盛,这一场仗将会更加向叛军倾斜,届时东宫六率死守皇城,却天下皆敌,岂有胜算?

说到底,于当前形势之下,一个亲王若能站出来与东宫分庭抗礼,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东宫的大义名分,尤其是晋王或是魏王,都是李二陛下嫡子,在东宫犯下大错的情况下取而代之,未尝不可。

尤其是世人皆知李二陛下对于东宫不满,欲改立晋王为储君久矣……

只要晋王站出来,首当其冲便会使得东宫六率军心动摇,而在阖城尽被叛军占据的情况之下,一旦东宫六率内部不稳、士气低落,皇城被攻陷几乎是迟早之事。

殿上群臣尽皆默然。

这是最坏的局面,却也是极有可能出现的局面,东宫想在这场叛乱之中反败为胜,难如登天。

先前还君臣一心、维护正朔的气氛,顿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李承乾环顾左右,自然看得出某些人的心思,不过却并未感到慌乱,而是沉声道:“屑小反贼,私欲熏心,不顾天下正朔,不念黎民苍生,倒行逆施、祸乱国政,必将遭受天谴,死无葬身之地!其恶迹彰显于天下,不论其身后之名,亦或是子孙后代,皆要背负谋逆篡位之罪名,生生世世,代代不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子受命于天,孤乃是天子今典册封之储君,乃是朝廷正朔、天下正统,纵有叛军势大,局势危急,却怎能心志彷徨、自乱阵脚?诸位但请牢记父皇授予孤监国之权,父皇不在,孤如帝王亲临!诸位,还请与孤一起力挽狂澜,扶保江山社稷,纵然粉身碎骨,亦要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吾等愿追随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满殿群臣,齐齐起身拜倒在李承乾面前,齐声大呼,士气大振!

善与恶,正与邪,在汉人心目当中从来都是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正统即代表了天道,代表了正义,代表了善良,诸子百家皆以其为毕生追求之信念,即便为之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眼下局势困厄,岂不正是追求信念、彰显理想的最好时候?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若因一时之危难便改弦更张,放弃心中理想只为追名逐利,不仅有违道德,更有违志向!

面对叛逆,唯有仗义死节而已。

*****

长安城的火光冲天而起,即便是漫天大雪亦无法遮挡,方圆数十里之内看得真切,几乎所有军民尽皆惊慌错乱。作为大唐帝都,天下第一雄城,长安城在关中乃是天下百姓的心目当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不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中枢,更是帝国的象征,是无可取代的神祗。

然而那漫天大雪之下冲天而起的火光,却撼动了所有人心中的信仰,想象着一旦帝国崩溃,天下将再次陷入群雄割据的杀伐年代,重现隋末乱世,人命不如狗的悲惨岁月,几乎所有人都陷入恐惧之中。

没有人愿意那等凄惨至极的乱世重现人间,只是大家都弄不明白,前一刻还蒸蒸日上、威服四海的大唐帝国,怎地陡然之间便发生这等足矣动摇国本的叛乱呢?

帝国百余万威服天下的大军呢?

威望盖世、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呢?

李靖、李绩、房俊等等那一代又一代战功赫赫的名将呢?

关中百姓懵然不解,不知为何这般庞大兴盛之帝国,转瞬之间便要轰然崩塌……

城外,昆明池畔,铸造局。

战斗如火如荼。 叛军显然觊觎铸造局库房内的火器、火药,意欲以之攻陷皇城,故而数千人蜂拥而至,猛攻猛打。只不过半途被岑长倩耍了一道,使得书院学子得以进入铸造局之内,弥补了兵力不足的缺陷,故而看似叛军攻得猛,实则守得也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