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439(1 / 2)
“这点光看文字描述的话,确实比较抽象,接下来我说些事情,一举例子你就明白了。”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将目光从那纸张上收回,等待着韩成接下来的言语。
韩成道:“就拿我华夏文明发展来说吧。
远古时期,先民们狩猎,采摘野果食用,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也非常简单,其组成是一个个小部落。
只靠打猎,采集野果,所能养活的人是有限的。
而且获得食物的来源,也异常的不稳定。
所以后面就开始了种植。
刀耕火种开始出现。
主要获得食物的方式,从狩猎变成了种植。
这是生产力的一大进步。
生产力进步,所能养活的人也随之增多,部落也越来越大。
部落所能控制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大。
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社会分工,将会变得更加明确。
等到越来越多的石头工具,木头工具、陶器,乃至于青铜工具出现并应用之后,生产力也随之进一步的发展。
部落变得更大,分工更为明确,比如会出现不事生产的统治阶层,管理阶层,以及巫这等专门的神职人员。
生产力的进步,会导致一个个部落变得更大。
原本各个部落之间,相距甚远,可随着部落的扩大,他们最终连接到一起。
再然后,就会出现交流、融合、战争,发展出更大的部落,甚至于会出现部落联盟。
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战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这是生产力进步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
就算是没有黄帝炎帝等部落联盟,也会出现别的部落联盟。
并发生大战,组建出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继续发展,生产关系也进步,最终出现了大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制度,开启了奴隶制王朝,夏朝。”
朱元璋认真的听着韩成的讲述。
再结合着纸张上所写的那些话,逐渐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有巢氏,以及炎黄,三皇五帝这些,朱元璋并不算陌生,知道不少。
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会从最开始的小部落,一步步的变大,经历这样多的变化,并最终结束部落时代,进入到王朝时代。
现在,通过韩成的讲述,朱元璋再去想这些,一下子就变的明悟了。
原来,这所有一切的转变,都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所导致的!!!
这是一个朱元璋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视角。
对他来说,虽新颖无比,但稍一思索却发现,这真的很对!
“后世通过考察遗迹等诸多研究,发现大禹治水真相,其实是他带着很多人,将他部落所在的诸多地方的水泽,进行了治理。
将之改造成了大量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
那个时代,中原一带气候,和现在相比,要暖和的湿润的太多。
大量水泽变成了水田,对于当时大禹所在的部落来说,这就是生产力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生产力迅速提升,生产关系也就随之发生改变。
于是夏朝建立了,结束了部落联盟时代,进入到了奴隶制王朝时代。
后面的夏商周,都是这等奴隶制王朝。
商周时期,到尤其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运用已经是逐渐到达了顶峰,生产力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生产关系开始发生缓慢的改变。
思想文化上面,百家争鸣。
这种改变,一直到了秦国开始施行耕战制度,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
再加上又碰上了明君。
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清扫六国,一统天下。
改分封为郡县,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开万世之先河! 从始皇帝开始,大一统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