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安分的赵构,再收拾一顿!174(2 / 2)
刹那间,赵构懵了。
整个人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以及难掩的愤怒。
赵构高声道:“我不服气,为什么说我心术不正,这是莫须有的罪名。”
“官家上一次,以莫须有的罪名抓了我。”
“现在,还用莫须有的罪名抓人。世间天子,岂有次次用莫须有罪名抓人的?”
黄经看着挣扎的赵构,冷笑道:“康王爷有什么不服气的,尽管去申诉。现如今,好好在宗人府反省吧。”
“带走!”
士兵不再留手,押解着赵构就往外走。
这一刻赵构心中懵了。
为什么?
为什么总是这样。
他就觉得皇帝对他非常的不公平,凭什么老是针对他,凭什么老是用莫须有的罪名打击他?
赵构的挣扎没有半点用处,直接被士兵抓走了。
黄经亲自带着赵构去了宗人府,把人下狱后,才回宫交差,见到赵桓后躬身道:“官家,事情办成了。”
赵桓问道:“小九可曾说了什么?”
黄经低着头禀报道:“回禀官家,康王说您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抓人,说世间天子,岂有次次用莫须有罪名抓人的。”
赵桓轻笑了起来。
莫须有吗?
赵构觉得冤枉,可这样的手段,不也是历史上赵构发明出来的吗?
如今只是敲打下赵构。
赵构乖巧听话,老老实实当一个王爷,赵桓也不会随意收拾和敲打的。
昔日金人南下,赵构和赵桓的政策背道而驰,反对赵桓死战的策略,希望向金人求和。
士人叩阙,赵构又跳出来闹事儿,还跑去当士人和官员的领袖,要一起压制赵桓。
赵构不安分。
没有找个理由让赵构悄无声息死了,那都是赵桓的仁慈。
赵桓吩咐道:“赵构押入宗人府后,一直羁押着。没有朕的命令,不能把他放出来。”
“遵命!”
黄经再一次回答。
赵桓让黄经退下,继续琢磨着加强朝廷控制力的打算。
不控制不行。
不控制,文官就要跳反,也不利于未来的改革。
在和金人交战的时候,对朝廷的控制力更要加强,要牢牢把政事堂掌控在手中。
一念及此,赵桓忽然又冒出之前的想法。
之前,赵桓曾想过扶持舅舅王宗濋当政事堂的宰相,就算让王宗濋去做一个泥菩萨,什么事情都不管,也有利于赵桓控制局面。
平常时候,王宗濋什么都不做,不干涉政务。
需要通过赵桓的策略,王宗濋的存在,就可以替赵桓冲锋陷阵了。
现如今,赵桓和李纲、杨时等人的关系都不错,总体方向都是一样的,都是对外抗金,对内治理地方。
这些事情是没有处理内部隐患,没有推动大宋的改革。
比如,冗官的问题。
一旦撤掉大批的冗官,罢免诸多不做事儿官员的官职,减少朝廷的开支,让朝廷精兵简政,这就会触动文官的利益。
文官的反扑会很厉害,李纲等人可能撑不住,需要有赵桓的人才行。
这就是王宗濋拜相的好处。
只是,要推动这一事情,会有敏感性,李纲和杨时等人都可能会反对,必须要想一个合适的策略才行。
怎么安排呢?
赵桓思考着,没过多久眼前一亮,顿时有了策略。
换人策略!
王宗濋去了政事堂,把殿前都指挥使让出来,让文官来主持殿前司!
利益交换,政事堂宰相能忍吗?
毕竟要让文官负责殿前司,总得给王宗濋一个合适的官职,去政事堂做一个菩萨宰相,总是合理的吧?
武人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不相信文官能忍得住殿前司这样的实权职务。
最重要的一点,要用文官来管殿前司,赵桓可以用有能力也忠心耿耿的人。同时,又让王宗濋去了政事堂掺水。
这是一举两得。
赵桓想好后,也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又过了两天,才安排人传旨,召政事堂李纲、杨时、徐处仁和吴敏入宫议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