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475节(1 / 2)
诸侯王的起兵得到了关东豪杰的群起响应,实力迅速的增长起来。
在天下许多人看来,起兵的这几位诸侯王,都是刘氏的近支,以汉室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情况,这几位都有资格,至少比起皇位上的那个稚童,法理性一点都不差。
不要说仅仅是清君侧这样的大忠臣行为,就算是想要做皇帝,也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悖逆之举。
滔天的声浪向着诸侯王联军汹涌而来,甚至吸引走了义军西向的动静。
唯有朝廷,面对着暗涌的潮流,集结军队,准备着先行击溃义军。
“话说的再多,总还是要战场之上见真章!”
————
笔者在本书中一直高度赞扬流封建制度的先进性,但是流封建依旧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所具有的特性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可根除的矛盾,即地方诸侯总是在反抗或试图反抗中央朝廷的控制。
在汉王朝中央一直强盛时,流封建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对地方的控制,但在中央朝廷陷入或者可能陷入虚弱时,诸侯王不可避免的军事反抗出现了。
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一直积蓄在关东与关中之间的地域矛盾组合在一起,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彻底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汉王朝兴衰史》
第564章 刘秀!
“兄长,为什么要追随诸侯王?”
“妖后祸乱大汉社稷,权臣把持刘氏皇权,你说我为什么要追随诸侯王?”
“可四王他们放任贼军向长安而去,做下这等亲者痛、仇者快的事,难道是值得追随的吗?”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兄长,你有想过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你有想过自己要在这天下之间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吗?
你有想过如何才能安定天下的社稷吗?”
“想那些做什么,只要刀兵在手,何处不能有一个你我兄弟的位置呢?”
“兄长,你错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从南阳郡出来的这些时日,我们横穿了整个中原,见到了无数流离的场景,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
如今这天下战乱纷起,百姓遭受着苦难,大乱的根源却不仅仅在于百姓,而在于遍布天下的豪强,是他们让天下大乱起来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让天下最快的安定下来,就要让豪强安稳的待在郡县之中,让这些豪强安稳的进入朝廷秩序之中。”
“可是打击豪强才是大汉的国策,王莽的改制虽然失败,但是打击豪强才是对的,收回兼并的土地是必须要做的。”
“是啊,打击豪强才是对的。
但是这天下的流离失所就是代价啊,无处不在的战争、随时可能出现的瘟疫、倒在路边的白骨、郡县之中的空城,这些就是打击豪强的代价啊!
刚刚走出南阳郡时,我梦想着成为执金吾,执行皇帝的谕令去打击豪强,维护汉家的社稷。
但是现在,我想问还要流多少血?
还要死多少人?
等到彻底战胜了豪强,难道不会再有新的豪强出现吗?
大汉的元气就在这其中耗光了,四周的敌人难道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入侵吗?
汉室的社稷还能不能在这样的大乱之中存留下来?
我现在只想让天下安定下来,哪怕是对豪强妥协。
我要战乱从中原大地上消失,我不想再看见那一幕幕的人间惨剧。
我要大汉的社稷继续存续,不要看见现在这样的风雨飘摇。
王莽和那位公子琪的改制或许以后是对的,但现在我不认可了。
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让天下安定下来,让大汉的天命依旧存留高天之上。
兄长,那四个诸侯王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
跟弟弟回南阳郡吧,我们加入朝廷的军队,击溃那些贼军。
既能防止大汉的天命倾颓,又能吸收那些贼军的实力,这是最好的壮大的方法。
等我们的实力强大,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
刘秀骑着马在直道之上狂奔,身边则是数百名武士,耳边兄长的声音仿佛还在缭绕,“阿秀,你带着这数百兄弟回去吧,我们兄弟就此别过了,希望战场之上不会遇到。”
想着这些,刘秀只觉心中宛如刀绞一般。
他虽然是个经学士子,但却不是那种比较瘦弱的经学士子,而是一个能冲阵的猛人。
义军越过梁国之后,就在洛阳周边和朝廷的官兵大战,旷日持久,面对气势如虹以及对兵事愈发熟练的义军,朝廷这一方节节败退。
直到三河骑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才彻底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