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898节(1 / 2)

  尉迟敬德真是个杀才,而且和秦叔宝等人还有些忌讳不一样,他不仅仅砍下李元吉的头,还直接砍下李建成的头,然后拿着两颗头到宫门前,将那些还在顽抗的东宫之兵全部喝退。

  见到太子和楚王已经死去,东宫以及楚王府的士卒,瞬间作鸟兽散去,还想要顽抗的东宫将领,诸如薛万彻等人,只能无奈逃离。

  事情进展之顺利,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仅仅一箭就杀死了太子李建成,然后尉迟敬德一矛刺死了楚王李元吉,就像是两个人站在那里被杀一样。

  事情进展之顺利,甚至让人有些怀疑,事情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是不是还有些事情没有做。

  但地上潺潺流着鲜血的两具无头尸体,告诉所有人,真的结束了。

  玄武门的厮杀,震得整座皇宫都在响,甚至就连长安城的许多周围坊市都听到了这里的动静,但皇宫中的禁卫却安静若素。

  没有人来到这里,成千上万的禁军就安静的看着仅仅只有八百人的秦王,砍死了太子和楚王。

  这场争斗何止是结束在玄武门呢?

  这场争斗结束在李世民曾经奋斗过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中,在那些岁月中,他披甲上阵,他有了巨大的威望,无数人都相信,李世民才能带来更辉煌的未来。

  于是如同现在,这里是李渊的宫殿,但李世民在这里畅通无阻。

  李世民给洛玄凌一个眼神,洛玄凌摇摇头,然后望向尉迟恭道:“我在这里保护秦王,防止太子和楚王余孽作乱,请尉迟将军去看望一下陛下,是不是安全。”

  越是最后时刻,越是要稳重,洛玄凌绝不能允许自己离开李世民半步,尉迟恭抹了抹手中的鲜血,嘿嘿一笑就策马持着马槊往宫中而去。

  他一路狂奔到岸边,洛玄夜远远见到就让游船返回岸边,一见到浑身是血的尉迟恭,立刻厉声问道:“尉迟将军,你怎么出现在这里?”

  尉迟恭立即说道:“启禀陛下,周国公,太子和楚王果然谋反,秦王已经带兵诛杀了他们,这是他们的首级。

  太子楚王余孽在宫中乱窜,担心惊扰了陛下,所以让我来保护陛下。

  惊扰圣驾,这是臣的过错。”

  洛玄夜闻言立刻说道:“真是好贼子,果然谋反,陛下,太子和楚王果然谋反!”

  李渊陷入了失神之中,他无言的流下泪来,无尽的痛苦在他心中交织。

  纵然经过了洛玄夜和平阳的铺垫,但当事实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是心绪难以平静。

  他曾经那么努力的在弥合太子和秦王间的裂痕,但最后还是失败,甚至走上了最不能接受的结局。

  一场骨肉相残的惨剧发生在他的面前。

  这是谁造成的?

  是我吗?

  回想起李世民曾经在自己面前说过的“那些儿子曾经立下的功勋,现在却化作刺向儿子的利剑”,回想起今天早上平阳撕心裂肺的控诉“太子和秦王走到现在的地步都是父皇您的错啊”,李渊如何能不动摇呢?

  “朕错了,朕真的错了。”

  李渊呢喃着这两句话,他的目光迷茫到了极点,他望着尉迟恭身上的血迹,那就是太子和楚王的血吗?

  如果我早早的立秦王为太子该多好。

  如果……

  没有如果。

  李渊眼前出现了幻觉,他好像见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年幼时的模样,然后是李世民,最后是他们倒在血泊中的模样。

  陪伴在李渊身边的那些老臣面面相觑,一切都结束了,裴寂有些茫然,在洛玄夜出现的时候,他还存在着一丝侥幸,但现在一切都失败了。

  太子死了。

  但事情还没有真正的结束,洛玄夜立刻说道:“陛下,现在东宫余孽一定还有人不知悔改,在顽抗,请陛下下令让禁军都听从秦王的命令,以防止东宫余孽作乱。”

  这是一个理由,但并不是完美无缺,但形势到了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如果换做一个性格刚强至极的君王一定会拒绝这个提议,但李渊不是,他本质上是一个贵公子,年老之后也不曾有什么变化。

  他意兴阑珊的将这道诏令让尉迟恭带走,而后在洛玄夜的保护下,前往正殿,等待着李世民。

  ……

  李世民终于见到了李渊。

  在那座昏暗至极的殿中,在那座不曾能见到光的殿中,就连烛火也不曾有一支。

  阴沉、潮湿。

  在一场血腥的杀戮后,父子终于相见。

  李渊以为自己会见到一个英武冰冷的叛逆之人,但李世民褪去了铠甲,只身着冕服,一见到李渊,便直接跪倒在地上。

  “儿子救驾来迟,请父皇降罪!”

  李世民跪着,李渊的眼中有无数复杂的情绪在涌动,在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儿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优秀到了自己难以置信的程度。

  他再一次的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立秦王为太子。

  他招招手,李世民膝行向前跪在李渊身前,李渊摸了摸李世民的头,颤抖着温声道:“秦王,你做的好,如果没有你,就要让奸人作乱了。”

  李世民顿时痛哭起来,平阳跟着哭,殿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哭泣声,气氛压抑至极。

  左右都退了下去,只剩下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相对。

  父子二人分开,李渊颤颤巍巍的向后退了两步,他望着李世民,终于将自己的情绪爆发出来,痛哭道:“二郎,二郎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