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各怀心思3301(2 / 2)
而后回身,在榻前看了看昏睡的李二陛下,缓缓跪下去,轻轻的唤了一声“陛下,微臣有罪……”
……
偏帐之内,兵卒奉上香茗便退往门外,留下两位朝堂大佬说话。
长孙无忌呷了一口茶水,抬起眼眸,道“英国公可是要问,方才吾分明就在帐内,何以任由丘孝忠等人喧闹却并未及时阻止?”
陛下连续数日未曾出现在人前,军中上下尽皆有所猜测。然而有人闹与没人闹,却绝对不同,似尉迟恭这般大吵大闹嚷嚷着要见陛下,却始终未能得见,会使得很多人愈发相信自己的猜测,后果极为严重。
毕竟如今平穰城内不断有“大唐皇帝身受重创,被渊男建射伤一目”的流言传出,军中上下,难免人心浮动。
唐军剽悍,长年累月的胜利使得军中有着一股“天下无敌”的自负与骄傲,如若陛下当真身受重创,军心并不至于不稳,反而会激发兵卒的怒气,使得战力上升。
然而这种始终不见真相的焦虑,却会使得士气低落。
可李绩、长孙无忌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辽东战场,一旦陛下身受重创昏迷不醒的消息传回长安,素来暗潮涌动的长安势必掀起一股滔天巨浪。社稷不稳、关中不靖,那种危害远比辽东战场失利要来得更为猛烈。
所以方才长孙无忌没有及时直至尉迟恭等人,任其闹得沸沸扬扬,殊为不妥。
然而,李绩却缓缓摇头,没有表示半分质疑“赵国公既然身在大帐,却未及时出面,自然有其中的道理,吾又岂会质疑赵国公之决断?眼下最为重要之事,自然是攻陷平穰城、覆亡高句丽,余者不值一提。”
这令长孙无忌有些意外,可总不能人家不关心这件事,自己却偏要解释吧?
那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他颔首道“平穰城城高墙厚,且城墙皆以夯土砌筑,外层包裹青砖,火药的威力大大减弱,只能依靠以往的攻城战术施以强攻。”
孰料李绩又摇摇头,呷了口茶水,淡然道“前方战事,自有吾全权指挥,固然眼前困难重重,每日伤亡惨重,但破城而入乃是迟早之时,高句丽坚持不了许久。前番七星门之变,数千精兵被困城中,全军覆没,事后令郎一直未曾有消息传来,此事颇为蹊跷。只是不知,令郎如今可与赵国公联络?”
长孙无忌面对李绩的跳跃思维有些跟不上,略一沉思,摇头道“不曾联络。那日之后,犬子便杳无音信,吾亦不知那日七星门内到底发生何事。”
他有些不解李绩的用意,难不成是想要借此确认长孙冲的罪责?也不应该啊,区区一个长孙冲,如何能够使得眼下统御千军万马、身负攻陷敌城重任的李绩放在心上?
以长孙冲之罪责,引申开来追究长孙家的责任?
那也不必如此,只待此战结束,当日七星门之变终究是要被朝廷追究过问的,届时长孙家难逃责罚,他李绩素来不得罪人,既然长孙家罪责一定,他又何必枉做小人,多此一举?
李绩手里婆娑着茶杯,顿了一顿,方才缓缓说道“今日攻城,有敌军兵卒自城头坠落,幸而未死,被生擒活捉。事后审讯,那兵卒言及直至今日,城中都未有处罚长孙冲之任何消息,此事颇为蹊跷。或许,长孙冲一直未死?”
当日长孙冲意欲打开七星门迎接唐军入城,这在高句丽方面看来乃是十恶不赦之重罪,必须处以极刑以儆效尤,且能够提振守军士气。渊盖苏文是不可能将长孙冲秘密处决的,然则既然始终未曾公开行刑,就表明长孙冲还未死。
一个必死无疑之人,渊盖苏文却一直让他活着,这其中必然是有所图谋。
至于这个图谋到底为何,却是值得深思……
长孙无忌眼皮跳了跳,心中将渊盖苏文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一遍,面上却丝毫不显,面色沉静,道“或许,犬子当日已然葬身乱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