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津市—邵姓、肖姓、邓姓103(1 / 2)

邵姓

- 起源:

- 源于姬姓:这是邵姓的主要起源之一。周初大臣召康公,是周文王的同族,姬姓,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灭商后,移封召国于河南济源西的召亭。后来召公奭的长子转封于北燕国,留在济源的次子仍称召公,三子南迁伏牛山东端南麓的南召。春秋后期,召简公盈因卷入周王室王位之争而被京城人所杀,召国亡,子孙四散,即以召为姓,后来逐渐演变为邵姓。汉族中以邵姓为多,后代邵姓人尊奉召公为邵氏得姓始祖。

- 源于召方:召方是商朝时活动在今河南鄢城东召陵一带的黄帝部落的一支。商末周国兴起,周文王封其姬奭于召,召方族人归顺于周。召、邵原为一姓,后分两姓,这支邵姓的历史也较为悠久。

- 其他来源:此外,还有一些邵姓是由少数民族汉化而来,如清满洲八旗乌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时云南定边土把事有邵姓;今瑶、彝、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邵姓。另外朝鲜半岛亦有邵姓的分布,多是古代从中国内地迁徙过去。

- 变迁:

- 先秦至秦汉时期:邵姓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到秦汉时,邵姓已扩散到江苏、安徽等地。

- 两晋南北朝时期:邵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江西,北边到达河北。

- 唐朝时期:中原邵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广东。

-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时,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多有邵姓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姓族人。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袭扰,邵姓为避祸已广布于江南各地。邵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 近现代:从清代开始,有邵氏迁至台湾,后来又有一些移居海外。

- 在天津的分布:

- 邵公庄的传说:天津有个地方叫邵公庄。相传明末清初有个姓邵的太监,深得皇帝宠信,因立功被赐可以在天津卫圈地建庄。他骑着马圈下了天津老城厢西北部的一块地,耗巨资建起了庄园,并以自己的姓氏取名为邵公村。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把邵公村改为了邵公庄。

- 整体分布情况:除了邵公庄,邵姓在天津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分布。如今,邵姓在天津的分布相对较为广泛,但具体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密度等信息缺乏详细的统计数据。从全国范围来看,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华东、东北、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区分布密度相对较高。

肖姓

- 起源:

- 肖姓作为萧姓的简化: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了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有不少人没有改回萧姓。

- 原本的萧姓起源:萧姓起源较为复杂,一是出自大禹贤士伯益的后裔。据有关资料记载,伯益的后裔孟亏被封于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后来萧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姓,姓萧。二是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如契丹族的萧姓等。 - 变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