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祸再至9(1 / 2)
边令诚未能如愿留在潼关,他被王思礼很客气地“请”到了出征的大军里。
虽有接近二十万大军,可哥舒翰、王思礼、李承光、高适这些懂军之人皆知必败。
原因很多。
一乃哥舒翰重病在身,无法有效掌控军队。田良邱不知兵,代为管理军务期间,多有不当之策。骑兵都将李承光与步兵都将王思礼严重不合,矛盾重重甚至公开化,连带着下面人也产生严重对立。
二乃许多士兵为新招募,并没有在战场磨砺过,缺乏锐气和经验。
三乃此前封常清、高仙芝吃了败仗,许多士兵畏战。
四乃二十万大军鱼龙混杂,有高仙芝旧部,有招募的新兵,有河西、陇右、朔方、潼关、长安新兵等军,内部指挥体系混乱,说声乌合之众毫不为过。
五乃哥舒翰将最能打的精锐,身经百战、志在报国的老兵留给了高适。
六乃原来的监军李大宜日日拉着嫡系将士饮酒作乐,纵情声色。对军务指手画脚,排挤陇右、河西士卒乃至胡人士卒。那些被排挤的士卒一日三餐都难以得到保障,埋了个大雷。
七乃众将士皆知封常清、高仙芝冤屈而死,十分恨边令诚、杨国忠,对朝廷乃至李隆基心寒无比。
高仙芝从容赴死时,众将士曾齐喊:冤枉!冤枉!冤枉!
封常清临死前写给李隆基那封绝笔信,谁看了不掉眼泪。
所以,哥舒翰很明白这回是九死一生,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去了。
他拖着重病的身躯上马悲壮前行,心想着万一赢了呢?
不出关,要不造反,要不就死在刑场,那还不如搏一搏,死也要死在沙场。
这日,天气燥热,黑云压城,暗无天日。
……
六月初八,长安城里,人人皆知哥舒翰已出关,他们翘首以盼胜利的烽火燃起。
唯有李璘,他的心情很不好。
相比于历史上的哥舒翰出关,这次多了个搅屎棍边令诚监军,而且还要留一万大军守关。
那结果不言而喻。
“杨国忠!你万死难辞其咎!”
李璘在心里狠狠咒骂。
恰在这时,门被一脚踹开。
“吆,永王看起来不高兴?”
说曹操,曹操到,来人正是杨国忠。
他身后跟着陈玄礼以及许多禁军。
李璘强装镇定,“右相、陈将军何事?”
“何事?”杨国忠恶狠狠说道:“装糊涂?到了圣人面前看你说不说。”
陈玄礼这时发话了,他对身后的禁军说道:“你们几个看好永王宅,不许人进出,也不得骚扰永王家眷。”
话音落,他又走上前拍了拍李璘肩膀,道:“随我走一趟吧。”
与此同时,因背对着杨国忠,他悄悄使了使眼色,对口型说了几个字。
李璘看出来那几个字是——打死不认。
到底是此前送了重礼给陈玄礼,他选择悄悄帮李璘一把。
“打死不认?”李璘心里泛起惊涛骇浪,已然明白了什么。
“请陈将军带路。”他轻轻说道。
没多久,李璘等人便在兴庆宫见到了李隆基与高力士。
“见了圣人,还不跪下!”杨国忠冷冷说道。
李璘慌忙跪下。
只见李隆基气色也不好,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没有说话。
“儿不知犯了何错,还请阿爷明言。”李璘很委屈地说道。
李隆基冷笑一声,“不急,等李琩、咸宜来了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璘又装作很愕然的样子问道:“和十八郎有关吗?儿真不知何事。”
说话间,李琩也被带来了,与他同来的还有一名奴仆,是其管事孙伏。
“说吧,圣人想听听。”杨国忠淡淡说道:“孙伏,你先来。”
孙伏跪在地上,磕着头,战战兢兢道:“奴昨日一早听阿郎讲,永王告诉他哥舒翰必败,潼关必丢,长安必陷。所以,阿郎让奴准备些东西准备逃亡用。”
在孙伏没开口之前,李璘就猜到了他会说什么。
肯定是此前那番话泄露了出去,被遍布耳目的杨国忠知道了。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