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绝望的高适14(1 / 2)

李隆基很豪迈地表了态,但在场之人却没人吭声。

群臣的头脑比李隆基冷静的多,他们在细细思考高适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

很快,脸色很难看的杨国忠指着高适鼻子斥道:“汝乃小小监察御史,无领兵制胜之绩,何以妄言筹得十万大军可保潼关不失?”

“汝以人头担保,可知汝人头值几钱?二十万大军一夕之间化为乌有之责,潼关有几颗人头够砍?”

杨国忠字字珠玑,声若洪钟,说的好像大军全军覆没与他没关系,全是哥舒翰指挥不当所致。

李璘这一刻才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不要脸和强词夺理。

李隆基和杨国忠并没有一丝一毫要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的意思。

人微言轻的高适一下涨红了脸,杨国忠说的是有那么点道理。

监察御史不过是小小八品职官,灵宝之败实在太过于惨烈。

但高适很快又振作起来,他毫不畏惧地盯着杨国忠问道:“请问,右相又有何良策可保潼关乃至长安?”

杨国忠一下被噎住了,他哪里有什么好计策。

要说有的话,心里倒是隐约想好了退路,但现在不敢提出来。

高适见杨国忠不说话,又看向李隆基,沉声道:“请圣人依刚才之策下令!”

“不可!”杨国忠这下吭气了。

左相韦见素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不知道该支持李隆基还是杨国忠。

其余诸臣也跟着装死。

关键时刻,杨国忠的好大儿杨暄发话了。

“圣人不可!城中存粮乃至左、右藏钱财,盈余皆不多,若募兵十万赴潼关,势必要犒赏,恐要搬空两藏,日后何以维系?”

此前的户部尚书——安禄山堂弟安思顺,于数月前被哥舒翰诬告处死。

现在,户部皆由任户部侍郎的杨暄说了算。

至于左、右藏的盈余到底还剩多少,除了杨暄,没人知道。

“除非......”杨暄没敢继续说下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杨暄的意思,那就是除非动用李隆基的私库——琼林库与大盈库。

左、右藏为公库,是大唐共有,取之用之皆要有道。

另有中藏,为内库,也就是李隆基的私库,他可以随意动用。

除此之外,还有权臣王鉷昔年专门为贪图享乐的李隆基所修的琼林库与大盈库。

因为,中藏放不下了。

开元盛世的硕果加上敛财有道的李林甫与王鉷,真就把私库给装满了,于是修建了琼林库与大盈库。

话说一半后,杨暄偷偷抬头看了眼李隆基,又低下头,依然不吭气。

杨国忠倒是把目光投向李隆基,似乎在征求李隆基的意见,舍不舍得动用私库?

那里面的财宝有许多是杨国忠为李隆基搜刮的。

李隆基面无表情瞥了眼杨国忠,没有表态,只是轻轻摇了摇食指。

这对君臣早已形成了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明白彼此心意。

杨国忠便瞪着杨暄,怒斥道:“休要胡言!收起你的歪心思!”

杨暄惶恐不已,慌忙说道:“儿知罪。”

其余大臣默默看着这对父子,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的意思。

官署里,一时变得安静无比。

事情到了这一步,高适便知李隆基不会同意他的请求了。

他咬牙道:“既如此,适当立刻回潼关。望圣人派人务必守好长安城,一旦潼关......”

高适不再说了,一挥衣袖,扭头便走。

“高御史等等我。”看了场大戏,心里凉透了的李璘连忙追了出去。

在中书省官署外,李璘追上了眉头紧皱的高适。

“何事?”高适心有不悦,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问道。

李璘拿出诏书,快速地讲了一遍自己要赴潼关的原因。 “那我得叫您一声李判官?”高适没好气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