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夺魂取舍(2 / 2)

  徐锦南顿时哑然。

  他本想说,师兄你绝不能就这样抛下紧紧跟随着他的自己,绝不能抛下那些被世人暗戳戳称呼为“秋党”,亦或是更难听些就是为“秋狗”的同僚。

  要知道,“秋党”之中,有一大半都是秋泓和徐锦南的同科,这些官龄还不足十载的“少壮派”将自己的仕途压在了秋泓身上,若是秋泓倒台,那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最重要的是,一旦政治生涯在如此年轻时就受到重击,那他们可还会有未来?

  徐锦南不止是为了秋泓,也是为了自己。

  “师兄,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徐锦南几近哀求道。

  秋泓没说话。

  “我们会帮你,唐公、王相,还有,还有陆将军、王将军都会帮你。”徐锦南急声说,“不管怎样,师兄你不能走!”

  “我意已决。”秋泓没有丝毫犹豫。

  徐锦南怔怔地看着他:“师兄,我们在陛下身边为你辩驳,在那帮奸佞面前为你撑腰,你怎能,怎能……”

  “溯渊,”秋泓抬起双眼,摘下了叆叇,他那不对焦的目光黯然又沉静,不悲不喜,不怒不张,“我必须走。”

  徐锦南沉默了,他缓缓起身,低声道:“师兄,既然如此,那有些事情,我就不得不做了。”

  秋泓并没有听到他的这句话。

  徐锦南安静地闭上了嘴。

  明熹五年,秋泓因“辞官之争”致仕。

  朝廷两派拉锯了小半年之久,从冬雪尚未消融时,到初夏天气回暖后,终于,人们如愿以偿地等到了秋泓的请辞疏。

  不少已暗中投靠了“北党”的南廷臣子轻轻松松力压尚未形成气候的“秋党”,并用数十封弹劾奏疏赶走了一个怀着成圣之心的能臣,没有谁能想到,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将想尽办法重新请回这人。

  只是到了那时,秋泓虽仍是他大昇的忠臣,但已然不再有成圣之心了。

  这似乎是某一阶段的结束,但又似乎,是另一阶段开始。

  第66章 夺魂取舍

  后世研究秋泓的史学家多爱将“辞官之争”定为秋泓一生中最大的转折。有人说,“辞官之争”前,秋泓尚还是个人,但“辞官之争”后,秋泓就已成为了纯粹的政治动物。

  他不再有怜悯之心,不再渴望成为正人君子,甚至不再纠结于手段是否光明正大,人们开始看不清他的喜怒哀乐。

  因此,后世有了一种声音,那就是,倘若秋泓没有经历“辞官之争”,他还会变成后来的那个样子吗?他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吗?

  没人知道。

  历史没有如果。

  毕竟,要谈“辞官之争”,就不可能不谈邬家的案子,要谈邬家的案子,就不可能不谈把秋泓拉去了前线的洳州大捷,而要谈洳州大捷,就不可能不谈李峭如的惨死、布日格的负隅顽抗,以及天崇道的分崩离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