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21(2 / 2)
“说来听听,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商量着解决。”
“与府兵自带粮食军资番上戍卫不同,”郭敬之忧心忡忡的看着李重润,“募兵之时,要向军卒发放粮饷。
如今世子殿下您计划先组建起来六个团,这边是一千五百人。
每名士卒一年的饷钱为绢十二匹,粟十二石,再加上士卒的伙食,每月也需要一石粮食。
因此每募到一名士卒,每年便要绢十二匹,粮二十四石。
一千五百名士卒,合计便要绢一万八千匹,粮三万六千石。
按照如今的市价,一匹绢大约五百钱,一石粟三百钱。
这样算下来,我们一年至少需要一万六千两百缗钱(缗指的是穿钱的绳子,按照唐代的标准,一缗为一千钱)。
殿下,如此巨大的耗资,我们如何承担呢?”
“你说的不错。”
李重润点了点头,他对郭敬之更加满意。
要知道,自古以来真正的名将,并不是像小说中所描述的个人武力卓越或者是总能有奇谋。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作为统军的将领,首先就要做到知己和知彼。
这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军队战力,后勤辎重。
而所谓的知彼则是知道对方的军力布置、粮草情况。
当然,还需要对战场所在地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有所了解。
如果一员将领能够详细的掌握这些情况,在战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郭敬之不仅了解募兵的行情,并且瞬息之内便计算出了右内率一年之内所需的粮饷辎重,这样的本事,难怪他能够培养出郭子仪这个一代名将。
“此事无需担忧,”李重润笑着看向郭敬之,“我既然想要募兵,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些后勤辎重的问题。
在我看来,刚才郭团长你算计的还是有些保守了。”
李重润微笑着看向郭敬之。
“你刚才所计算的伙食粮饷都是参照北衙禁军的标准,这个标准对于咱们来说肯定有些不妥。”
郭敬之听到李重润的话,知道他对于粮饷的事情早有考虑,想通过募兵充实右内率不是心血来潮,心里也感到很是欣慰。
但李重润说他算的标准不妥,郭敬之不由的有些着急,他担心李重润定下的标准过低,这样一来可能就招募不到精锐的士卒。
“殿下,”郭敬之急切的看着李重润,“这个资费已经很低了,不能再裁剪了。”
“我知道,”李重润看到郭敬之着急,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连忙摆手说道:“我并非要降低募兵的粮饷。
你刚才所说的那个标准,是北衙禁军募兵的标准,对我们并不适用。
那些青壮被北衙禁军招募进去,那是为朝廷效力,他们除了当兵吃饷,还奔着有机会以刀马之功博一个前程。
而我们招募青壮,对外宣称的却是为皇庄招募护卫,若是与北衙禁军的粮饷一样,哪还能招来什么精锐,最多也就是收来一些他们不要的弱者而已。
在我看来,我们的粮饷至少要比北衙禁军的粮饷翻倍,这样才能招来真正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