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1 / 2)
以至于许开仁深夜悄然行至,倚在门边久久望着他时,他沉浸式地睡着,不曾感知到盯视而惊醒。
许开仁凝视了许久那熟睡的笨蛋,夜将到尽头时才悄然回屋,不眠思量了一宿,斟酌出了决定,提笔即落,落则无悔。
*
翌日正月十三,许开仁的亲笔书信送到了吴攸的案头。
吴攸回家时已是傍晚,原准备进地下暗室见故人,看完书信后眉间浮现了愠色和不解,直接吩咐琴决去把许开仁“请”到吴家来。
许开仁到他的书房时行旧礼,称旧称:“世子。”
吴攸扬起他送来的书信冷声:“开仁,你说你要前往邺州?你想好了吗?”
许开仁作揖:“臣的所想都写在纸上,世子若不得空一阅,那臣再口述一遍。”
他在信上一连列举了十条请愿调配的理由,从政到商尽数涵盖,离去之后他空出的职缺也一一推举了信赖的继任人,确保交接不出纰漏。
条理很清楚,但吴攸一口否决:“一个邺州,一王一梁都不值得你在这时候离开中枢。”
吴攸冷了声线不想跟他商量。去年长洛的两场季考被礼部动过手脚,以至筛出的可用寒门中人少之又少,今年他不打算再放任中流。
许开仁从高盛还在时就是吴家最好用的心腹,新法、枢机、筹算处处精通,又是代闺台文人之首,在寒门士子当中有不小的声望,如今在他手下身居几处职低权大的要职,又同时挂名在高骊所开的审刑署中任职,是个人都知道他假以时日前途无量。
许开仁却在这时送了一封调往邺州的书信,用脚趾头想出来的?
“值得的。”许开仁不卑不亢地以理说服,“世子,开仁对这一年多的中枢述职颇有领悟,先太子的新法之精要,或许在外州推行更事半功倍,您在庙堂高处坐镇,也是时候下派耳目到中央之下的枝干地方了。邺王外派仅是一年,一年不长,足以开仁带回一卷完善地方新法的答卷。”
“这等小事不需要你亲自下放,调配其他的寒门刀笔吏随行就够用了。”吴攸揉了揉眉心,“你要知道,你若是前去邺州,你接下来一年所做出的政绩全都隶属高沅,对你自己的前程全然没有好处!”
吴攸花费了两刻钟时间试图打消许开仁的念头,然而无论是哪条理由,许开仁总有更冠冕堂皇的义理反驳。自古文人多外柔内刚,一张口是能言善辩,一闭嘴是软硬不吃,骨头硬得全无攻克之地。
争执到最后,吴攸倦了,直接差人把他捆起来关进客房,让他再好好冷静一番,实在不行,就关到高沅的队伍离去为止。
然而他低估了许开仁的果决,那封请求调配的书信放到他眼前的同时,也有一封折子掠过他送到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