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荆士达许都,孔明至丹徒11862(2 / 2)

“如此说来,镇南将军仅可为县侯乎?”

这一次,再无人出言反对。

虽然说县侯已是东汉人臣之最高爵位,但大家也不好总是反驳赵旻。

赵旻毕竟凶名在外。

苟哥遂一一扶起众人,最后对刘琮苦笑道:“二公子,旻已尽力,奈何此事确无先例。”

刘琮虽然心如刀割,却仍努力露出笑容。

“太子太傅之美意,琮心领之。然则…此事确不可为之!”

苟哥顺坡下驴。

“既如此,二公子,旻向天子讨诏,封令尊为方与侯如何?”

山阳郡方与县,是刘表老家高平县的隔壁县,也是万户以上的大县。

为了和平收复荆州,苟哥可谓煞费苦心。

见苟哥如此小心翼翼,就连蔡瑁都看不下去。

“太子太傅勿忧,瑁等必竭力说服镇南将军!”

说着,蔡瑁拽了拽自家侄女婿衣襟。

“阿琮毋复多言,速速随我等进宫朝贺天子!”

一直不惯着刘表的韩嵩,对此哑然失笑。

“太子太傅当知,县侯实则已是为人臣者之无上殊荣!又岂容镇南将军置之不理?”

诚然如此,怪只怪苟哥太患得患失。

于是乎,在蔡瑁一再催促之下,赵旻率荆州人赶往宫城。

尽管赵旻心中一再嘀咕:老子是不是做亏了生意?为何他们比老子还要着急?

待行至宫城,苟哥终于反过味儿来。

算逑!老子顺利拿到荆州,这才是实实在在之事!

如今苟哥想进宫,自然无需向任何人通禀。

其人只是唤来一个小黄门,令后者禀报刘协,荆州名士欲向天子献土。

那小黄门愣了一愣后,方才醒悟过来。

然后…

其人便踌躇起来。

“这…卫将军,实不相瞒,陛下正在宫中与诸位贵人游玩,仆实不敢扰陛下及诸位贵人之雅兴。”

所谓“游玩”,实则是“嬉戏”的雅称。

至于何谓“嬉戏”…

还请诸君自行想象,云某深恐被404。

荆州人闻言面面相觑。

由此看来…陛下很会玩啊。

苟哥对此早有预料。

其人复又道。

“既如此,烦请转告中常侍,未时六刻,西域诸国使臣将朝贺天子。”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东汉时代的侍中,自和帝之后便被迁出禁中,直到献帝即位(189),其权势才告恢复。

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灵帝驾崩同年(189),十常侍杀大将军何进。

袁绍等人以此为借口闯入宫禁,血腥清洗宦官集团,基本肃清了宫廷之中的阉人势力。

(袁)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余人。--《后汉书何进传》

既然宦官集团倒台,那么“宦(服务)皇帝者”的选择范围只能重新面向士人。

侍中的权力也因此得到恢复。

献帝时代,设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六人,“给事黄门侍郎”后被改称为“侍中侍郎”。

侍中为正职,侍中侍郎为副职。

(献)帝初即位,初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献帝起居注》

侍中寺也不再是“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的冗散机构,开始有了固定执掌,负责“省尚书事”,即审核尚书台奏事。

这一制度之后被曹魏吸纳、沿袭并发扬光大。

(侍中)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事。--《献帝起居注》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213)胁迫汉帝授予其“魏公”之号,并以冀州魏郡等十郡为封地,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公开与汉室分庭抗礼。

在曹氏的封国之中,设有三公、六卿、侍中、尚书等一应机构。

(十八年)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魏书武帝纪》

不过为了加以区别,魏国的“三公六卿”与汉廷的“三公九卿”在名称上稍有不同,使用诸侯王国的职官称谓,多用古称。

比如魏国的光禄勋被称作郎中令、廷尉被称作大理、太常被称作奉常云云。

侍中寺的模式架构上,汉魏也稍有差异。

汉廷置侍中六人,魏国则置四人。王粲、杜袭、卫觊、和洽是最初的四名侍中,自此魏制便以四人为侍中定员。

值得一提的是,除河东名士卫觊外,其余三人都是荆州降臣。

(曹操)以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尚书)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汉晋春秋》

魏廷的侍中寺不仅下辖侍中,还包含“散骑诸官”。这是魏制与汉制相异的另一处地方。

曹丕篡汉之后,针对东汉灭亡的教训,严厉限制宦官权力。规定“宦者为官,不得过诸署令”。

(曹丕)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魏书文帝纪》

至于两汉的“中常侍”,则被改为“散骑常侍”,不用阉人,改用士人,隶属侍中寺。

文帝延康元年,置散骑、常侍为一官。省“中”,置四人,与侍中同掌规谏,不用宦者。--《太平御览》引《魏志》

按唐《通典》描述,散骑常侍与侍中的品秩、员额、执掌、服色完全相同,唯有帽子上的貂蝉装饰有所差异。侍中为“左貂金蝉”,散骑为“右貂金蝉”。

鉴于东汉尚书台“总领纲纪,无所不统”,权势过重,因此魏廷设立了秘书(后被改为中书)机构来制衡尚书台;

同时强化侍中寺的权力,侍中、散骑常侍因此可以“共平(评)尚书奏事”。

散骑常侍在曹魏后期、西晋之时,甚至一度成为极为显贵之职。

这一制度直至东晋时代才告废止。

应劭《汉官》云:“尚书令、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右丞,掌禀假钱谷。”--《宋书百官志》

魏晋散骑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江左乃罢。--《宋书百官志》

由于侍中寺的权势扩张,乃是出于制衡尚书台的需要,因此在《三国志》中经常可以见到“以侍中守尚书令”的记载——即以侍中的本职,兼领尚书台之事务。

魏之荀彧、华歆;蜀之董允、陈祗等人均有类似记载,兹不赘述。

为何说侍中是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的前身呢?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