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2…951(1 / 2)
成立“新的特务机构”,使之完全听命于统治者。便显得极有必要。
中书典校事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校事,即监察群臣的特务。
校(音同较)者,有纠察、订正之意。
这个机构类似北宋的皇城司、大明的厂卫、满清的粘杆处。
说白了,即君主直接控制的特务组织,专门用来监视臣僚。
“中书典校事郎”,翻译得通顺1些,就是“典校事中书郎”。即“掌管特务工作的中书郎”。
注意:“校事”之全称,见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中索引《略谈走马楼孙吴“中书典校事”吕1简的意义》。
中书、秘书、尚书皆是君主身边掌管文书的贴身小吏,属于“宦皇帝者”之列。
这些皇帝身边的笔杆子,也往往会发展成新的权力机构。
东汉的尚书令,已经取代司徒成为实际的宰相;
而大明的“翰林入阁”、以及满清的“军机处”,则是该制度发展的顶峰。
因为“中书郎”并非高官,因此特别方便君主驱使;
“典校事”又赋予其“纠察弹劾”的职能,故中书典校事郎(校事)便成了曹魏及孙吴君主迫害群臣、打击异己的致命武器。
校事1职,是由曹操最早发明,用来监察百官。
(曹操)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
摘自《魏书之高柔传》
实验证明,其效果极其出众,以至于陈群等大族名士“竭心尽意,不敢为非作歹”。
又长文(指陈群)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曹)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
摘自《吴书之诸葛瑾传》
孙权虽然口中骂曹操为“篡汉老贼”,实际其人内心,对曹操的御下手段极为推崇。
因此孙权有样学样,在东吴也复制了1套校事组织,以4其淫威。
(孙权曰):“(曹)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
摘自《吴书之诸葛瑾传》
赵旻既然已有了“车马行”这1精密而又高效的细作系统,那么,在此基础之上,赵旻设立以“监察”、“刺探”、“招揽”及“策反”为主要工作的中书典校事郎,便同样显得很有必要。
但出于未有合适人选、赵旻也没有充足精力管理校事、而且暂时未想到如何制衡此官职等原因,赵旻1直没有设立此官职。
让赵旻始料未及的是,卞夫人居然会想到,假自己之名亲自去向伏寿讨此官职!
卞夫人如此做…抛开其人试探伏寿不谈…虽然在事实上,是为赵旻分担了关于情报系统及特务系统的工作,但归根结底,卞夫人没有提前与赵旻商量此事。
卞夫人在自作聪明之下,做的这几件事叠加起来,使赵旻怒不可遏,便也不足为奇。
综上所述,余怒未消的赵旻最后喝问道:“卞妤!你可知错!”
卞夫人“扑通”1声跪倒在地,连连向自家夫君顿首、并忙不迭颤声道。
“请夫君大人息怒,妾知错矣,妾知错矣。今后如再有何要事,妾必与夫君大人好生商议后再行事。”
赵旻冷哼1声,非但不扶起犹在拜倒顿首不止的佳人,反而最后警告了佳人1句。
“哼!今后你务必好自为之!”
这个苟哥腹诽道:这婆娘3天不打便上房揭瓦!老子早就该狠狠教训教训她!
然后,苟哥展开联想:老子是否也应该,如此教训教训乖宝儿…
苟哥旋即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伏寿除控制欲极强之外,委实没有其他缺点。
再者说来,人家伏寿除了有限度地控制…赵旻人身自由这1点之外,事无巨细,都与赵旻反复商议之后再办。
伏寿即便是在打卫府主意的时候,也是先与赵旻打过招呼的…尽管伏寿为了亲儿子,有些蛮不讲理。
遑论伏寿孝敬婆婆、尽心尽力地抚育其人与赵旻的儿女,而且如今再度怀了赵旻的骨肉。
无论如何,反正苟哥坚决不承认,其人不教训最心爱的大老婆,完全是出于心疼。
思及独自在宫中抚育儿女的乖宝儿,赵旻余怒未消的心,骤然变得柔软起来。
然后…
其人看到犹然拜倒顿首的卞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