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欲定鲜卑乱,刘备返天南21091(2 / 2)

程昱、董昭、贾诩、荀攸、鲁肃五人,在卫府出征幽州鲜卑人之前,曾反复讨论过,应在并州何地设互市。

最终,五人选定了这两处地址。

赵旻对此同样颇为满意。

然后……

董昭复又道。

“此外,主公,幽州代郡郡治、高柳城外,亦颇为适合设互市焉。”

高柳城,便是后世的大同地区阳高县。

此地在汉末时,毗邻秦汉长城(实际上,那一段是先秦赵武灵王所修建之赵长城)。

赵武灵王修建的长城,长度实则比秦始皇连通燕、赵、魏、韩(三家分晋时,韩国祖上也曾阔过)、秦这五国长城的长度还要长。

区别却是:

赵武灵王未留骂名;

而秦始皇却因修长城之事,被骂成了千古暴君。

因毗邻长城,又为代郡郡治所在,是以,高柳城北,颇为适合建立互市。

问题是:

代郡(后世晋北之大同、朔州一带)属于幽州刺史部。

此事对于赵旻而言,当然不是问题。

“公仁公将此拟为公文,发至曹子廉处即可。

卞夫人今正在幽州蓟城,其人自知应如何做。”

董昭当即颔首称是。

赵旻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此处,便压低声音道。

“公仁公,不妨邀刘玄德主臣众人,明日至卫府一叙。

事关互市、购船、共同压制孙仲谋等诸事,公仁公务必邀其人前来!”

董昭再次颔首。

“某知此事之轻重,主公尽管放心便是。”

赵旻颔首,旋即……鬼鬼祟祟溜回自己座位。

同一时间……

江都码头之上。

神色颇为焦急的关羽、张飞二人,乘船甫一靠岸,陈登便迎上前来,向二人作揖行礼。

“云长兄!翼德兄!别来无恙否?”

关羽、张飞见是陈登,神色登时缓和下来

二人还礼后,顾不上与陈登叙旧,而是先问刘备。

“元龙贤弟,刘使君今安在?”

陈登笑道。

“二位兄长不必担忧,玄德兄长应已至许都。

或许,二位兄长再与玄德兄长相见之时,玄德兄长已为南越王也。”

关羽、张飞同时笑了起来。

“若当真如此,便不枉某等随大兄出生入死二十载也!”

见气氛缓和下来,陈登便适时问道。

“二位兄长即孤身至此,想必豫章、桂阳二郡,今已撤兵焉?”

关羽、张飞仅仅带来十余名亲卫,确实算是孤身前来。

二人同时颔首。

“贤弟放心,从文既信守承诺,某等亦绝非言而无信之小人。

二郡之兵马,此番皆已南下赶回龙编城也。”

性格有些急躁的张飞,看了看天色,便对陈登抱拳道。

“元龙贤弟,天色不早,某须即刻赶路。待某等返程之时,此当与贤弟把盏言欢、大醉一场!”

陈登哈哈大笑。

“翼德兄所言极是!弟亦期盼久矣!

既如此,二位兄长请速速赶路,待二位兄长返程途经射阳城时,弟必倒履相迎!”

关羽闻言,抚须含笑颔首,张飞则哈哈大笑。

二人再次登船后,便向陈登抱拳告辞而去。

陈登昂然而立,目送二人远去。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法正是孟达的同乡兼好友,但法正恰好死在建安二十五年(220);

更重要的是,法正与诸葛亮不睦。

陈寿对此记载为“诸葛亮与法正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诸葛亮与(法)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蜀书法正传》

法正随刘备北伐汉中时(219),诸葛亮在后方偷偷撤换了法正的蜀郡太守之位,还一度犹豫是否要支援汉中前线(见《杨洪传》)。

可知后方的权力斗争,已经影响到了前线的军事行动。

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诸葛)亮于是表(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太守)。--《蜀书杨洪传》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蜀书杨洪传》

孟达与诸葛亮关系亦值得玩味。

在《孟达辞先主表》中,孟达提到“归顺以来,君臣双方积怨已久”。

在《孟达与刘封书》中,孟达点明了“左右之人必离间于汉中王矣”,其所隐喻者,便是诸葛亮(见前文引注)。

臣(指孟达)委质已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于君(指刘备)乎!--《孟达辞先主表》

孟达在法正死亡同年(220)出走魏国,恐怕与法正身死,他在朝中再无靠山有关。

孟达与法正少年入蜀,年龄相似;

按法正“卒年四十五”的记载看,孟达出走时,也应正值壮年。

建安初,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蜀书法正传》

(法正)明年卒,时年四十五。--《蜀书法正传》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