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欲定鲜卑乱,刘备返天南41093(2 / 2)

轲比能只听说过,那传说中的卫将军大人精于民生。

但正所谓耳闻不如目睹,此刻,轲比能亲眼见到,这真真实实、发生在自己眼前的1幕幕时……

本就极为崇拜“卫将军大人”的其人,便彻底为卫将军大人所折服。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在协助卞夫人建好代郡高柳城互市之后,卫府铁骑继续向许都进发。

然后……

没走多少天,途经并州雁门郡马邑时,先是张辽偶遇其族人,然后……

赵云偶遇并州刺史阎柔。

其结果不言而喻。

这1次,有过成功建设经验的卫府铁骑,修建起雁门郡互市,便更为驾轻就熟。

但不同的是,上1次纯为看客的轲比能,这1次主动参与进来。

其人虽不懂工程建设,但1理通、百理明。

尽管不懂技术,但做1个指挥调度的工长,轲比能还是绰绰有余的。

并州刺史阎柔,很快便发现了轲比能这个人才。

阎柔找赵云问明轲比能身份之后,便果断挖了自家主公的墙角。

阎柔虽然精熟乌桓、鲜卑人之风俗习惯,但人力有时而穷。

其人时常感慨分身乏术。

如今可好。

有轲比能这个牛人兼鲜卑大人相助,阎柔何愁并州大事不定?

而对于轲比能来说,其人既已知鲜卑人大势已去,又亲眼目睹卫府于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民生等等多方面皆大有作为。

其实,不能怪轲比能心志不够坚定。

只因为,在强大的卫府面前,轲比能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而且轲比能的理想,与卫府打算实现之目标,可谓殊途而同归:

带领鲜卑人,共创幸福生活。

此时年轻有为、想要带领鲜卑人开创1番大业的轲比能,终究还不是历史上十年之后那个、野心勃勃的轲比能。

更何况,轲比能还能加入偶像的阵营之中,为自己崇拜的“卫将军大人”效力。

综上所述,阎柔、轲比能2人1拍即合。

轲比能果断决定,就此留在阎柔身边,做其人的别驾从事,协助阎柔处理并州鲜卑人事务。

如是般……

建好雁门郡互市之后,张郃径直返回使匈奴中郎将;

轲比能则跟随阎柔,处理雁门郡互市收尾工作,以及交付使用工作;

赵云这才得以全速行军、班师回朝。

以上,便是赵云在路上,耽误了1个多月的原因所在。

简言之,赵云虽沉默寡言,并未向轲比能阐述卫府的目标及愿景。

但阴差阳错之下,却使轲比能切身感受到:

卫府并未如以前的大汉朝廷1般,视鲜卑人为异类,恨不能诛之而后快。

显而易见,卫府视鲜卑人为大汉子民。

以是故,轲比能对卫府彻底归心。

赵旻心中松了口气。

万幸自己提前布局,趁着此时的轲比能野心并未勃发之时,使其人归心于大汉、共同为鲜卑人创造美好生活。

至此,轲比能的命运得以改变。

赵旻的民族融合政策虽然有些超前,但绝对适用于此刻百废待兴的大汉。

盖因大汉,此时委实过于缺乏人口,而生产力又得到了断崖式上升。

所以,各种资源调配起来,毫无压力。

1言蔽之:赵旻实施民族大融合政策,此正当时也。

听罢赵云讲述,赵旻正欲开口,却听刘备问道……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刘备曾对诸葛亮说“刘巴欲乱我大事,才智绝人,应该当心”。诸葛亮则对刘备表示“确实如此”。

(刘)备又曰:“子初(刘巴字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诸葛)亮亦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0陵先贤传》

昔日张飞被刘巴所辱,诸葛亮受命调解,又被刘巴所拒,因此2者关系可谓微妙。

诸葛亮谓(刘)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刘)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4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对武人的蔑称)共语乎?”--《0陵先贤传》

刘巴死讯曾被蜀汉官方刻意隐瞒,导致魏尚书陈群还给诸葛亮写信,探问刘巴消息。

(刘巴)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蜀书刘巴传》

最可怪者,是接替刘巴出任尚书令者,竟是另1名托孤大臣李严,而李严与诸葛亮1度友善,乃至“兄弟相称”(见《诸葛亮集》)。可见诸葛亮、刘巴、李严3人在此事幕后,恐怕又有许多关节。

章武2年,先主征(李)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蜀书李严传》

李严出身荆州南阳,也属于东州集团,虽然1度与诸葛亮友善,最终还是遭遇废黜。关于李严被废始末,可见前文。

下1章咱们继续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