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后人的猜测中去猜测79(1 / 2)
(4k大章)
现代时空。
“嫪毐这个事....”
曾宇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他其实也感觉嫪毐这个事不是很真实。
“想要把一个帝王的名声,或者说,败坏任何一个人的名声,那就编撰一些他的风流韵事。”
“如果他没有,那就编排他的上一辈,比如说父母。”
“历史上很多,比如说:陈世美、潘金莲...”
“他们的名声可以说被败坏得一干二净!!”
“陈世美只是没有帮同学的忙,就被编排为负心汉。”
“潘金莲呢?和武植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先后一共有四个儿子。”
“汉武帝其实也有,《汉武故事》里面的‘金屋藏娇’,这也是编排汉武帝的风流韵事。”
这些事在座的人都有一些了解。他们之前都听说过或者说都了解过一点这种事。
“这些事,也都是故事吧,很少有人当真...”
曾宇挠了挠头,很是随意的对冯健说道。
“真的很少有人当真么?或者说,故事的主人公,他们真的乐意么?”
当冯建说到这的时候,在座的除了朱棣和李恩凡以外,都有一些不理解。
故事,故事,只是故事罢了,为什么冯建会这样说?
看着在座大部分人有些疑惑的脸庞,冯建叹了口气说道:
“在古代,最重要的两件事,身前名,身后名。”
“这是无数人为之疯狂的两件事。”
“如果故事的主人公知道后世是这么编排他们,或者说知道他们的名声是这样的...”
在座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可这与嫪毐有什么关系?”
“因为在我个人看来,这明眼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除了这个事情本身就是风流韵事之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扶苏的母亲,你们知道是谁吗?”
在座的包括朱棣在内,都摇了摇头,这个事情在各个史书上都没有记载,除了一些野史之外,都提都没有提到这个事情。
“在说扶苏的母亲时,要先明确一个事,就是这个事情,是后世的推测!但扶苏的母亲,其实也一直还没确定!”
“从秦朝灭亡之后,到了现代,都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断定!也只是推测罢了。”
“从什么地方推测?一个是扶苏的名字!”
“他的名字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所以一个推测是他的母亲是郑国人,但只是一个郑国的平民女子。”
“如果只是一个平民女子的话,那他的母亲为何没有任何的消息,就很容易理解。”
“可如果从这一点去看赵姬,那就又没法理解了!赵姬只是一个歌女的话,为什么还能留下一字半姓?”
“所以从这去推测,是有矛盾的,与秦始皇的母亲矛盾了!”
冯建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咙,然后使劲咳嗽了两声后,继续慢慢的说道:
“还有一个推测,就是八二年的时候,挖出来了一个秦国遗址,遗址里面有许多的兵戈,而兵戈上面写着丞相启。”
“也就是熊启,这个时候,后人才发现,原来昌平君的名字,就是熊启。”
“而这个时候,后人才发现,原来熊启还做过秦国的丞相!”
曾宇这下有些疑惑不解了,看着冯建问道: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后人从这一点去推断,当时扶苏的母亲,就是楚国之人!”
“因为除了后宫本就由楚系势力把持之外,熊启想在朝堂上站稳跟脚,那后宫,就一定有支持他的人!”
“毕竟,熊启他的父亲是质子,而他,可以说不是秦国之人。”
“他的父亲就是被秦昭襄王骗到咸阳,客死他乡的楚考烈王。”
朱棣这时候忽然开口,十分平静的说道:
“那为何不是华阳夫人的原因呢?昌平君咱记得,他的舅母就是华阳夫人。”
“后世推测,昌平君能站稳丞相的位子,就是后宫给他的支持。”
“确实是有这个可能。”
冯建很是果断的点了点头,赞同朱棣说的话,然后又说道:
“华阳夫人是什么时候死的?公元前230年!”
“那嫪毐之乱是什么时候?公元前238年!”
“如果华阳夫人的权力真的非常大的话,嫪毐之乱为什么会发生?”
“可如果非常小的话,熊启,怎么会站稳丞相的位置?”
说到华阳夫人的时候,冯建的内心其实有很多的疑惑不解。
因为在他看来,华阳夫人还没死的时候,那她就是研究秦王时期的嬴政很重要的一个人!
非常重要,可是说是最重要的一个人!
“这...”
在座的所有人都一下子愣在了原地,因为他们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按史书记载的来说,子楚,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他上位,都要华阳夫人的点头,那秦始皇嬴政上位,肯定也是需要华阳夫人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在子楚死了之后,华阳夫人的辈分,更大了!”
“如果熊启站稳丞相是因为华阳夫人,那没问题,因为华阳夫人的权力本就是这么大。”
“可,这样一来,后宫到底是华阳夫人说了算,还是赵姬说了算?”
“嫪毐之乱被称为蕲年宫之变,他的目的是政变让嬴政下台,让自己的儿子上去。”
“可这个时候华阳夫人还没死,没她点头,嫪毐和赵姬算什么?”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除此之外,也就是开头我想说的,秦始皇嬴政,既然有能力把昌平君的原本姓名在秦国掩盖,随后,又在统一六国的秦朝掩盖。”
“并且,还有很大的可能,因为熊启的原因,把扶苏母亲的一切都掩盖了。”
“那为什么不把嫪毐还有赵姬的事情都掩盖了?”
“其实也有可能本来就掩盖了吧?”
朱棣这时候回想起了脑海里关于嫪毐的记载,缓缓的说道:
“嫪毐的名字中,“嫪”字的含义是“惜恋”,而“毐”字的含义不太好,指的是品行不端正的人。” “《说文解字》中提到“嫪毐,秦人,以淫坐诛,故世骂淫曰嫪毐”,意味着这个名字有污称的意思,可能不是真名,而是类似“采花贼”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