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立场和政治129(2 / 2)
“顺治二年(1645年)所下编纂《明史》的诏令,实际只是一纸空文,它的政策作用远远超出了它修史的作用。”
为何明初的朱元璋和朱棣一些皇帝的评价非常的客观?
“在当时,开始正式修建《明史》的时候,有一些明朝遗臣和反清志士十分重视明史的研究。杰出思想家黄宗羲曾编《明文海》四百多卷,并着有《明史案》二百四十卷。”
“顾炎武也辑存有关明朝史料一两千卷。”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笼络明朝遗臣、社会名流,曾有意开博学鸿词科。虽然有睢州人汤斌等汉人积极参与,但黄、顾等人仍然秉持文人的骨气坚持不肯与清廷合作”。
“但为着保存明朝真实史迹的目的,仍派出了得力助手参与明史的编纂。黄宗羲的得意弟子万斯同,便是当时被委派参加《明史》的编撰人之一,”
“万斯同是一位出色的史学家。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也都参与其事。这样,就相应地保证了《明史》的质量。”
“《明史》的初稿,在万斯同时代已基本上完成了。”
“万斯同死后,先后三次任《明史》总编的王鸿绪,把万氏的《明史稿》进行了改编。”
“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两次向皇帝进呈,这便是王氏《明史稿》本。”
“清朝是编撰了整整三次,费时了九十五年。”
“所以,我们才会在里面看到,有些记载,前后矛盾的很大,有些确实有理。”
“并且,还因为当时皇帝的政治手段的原因,结果时重时轻。”
第一次是万斯同定稿,而万斯同是黄宗羲的得意弟子。
第二次是王鸿绪定稿,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进呈的《明史(列传部分)》二百零五卷本,这实际上是在万氏《明史稿》基础上删削编纂而成的。
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王鸿绪又一次进呈《明史稿》,包括纪、志、表、传,共计三百十卷,这便是王氏《明史稿》,即后来刊刻的所谓《横云山人明史稿》
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又第三次组织人手修改明史稿,这才形成定稿的《明史》。
因为这次修书总裁为张廷玉,因此通行的《明史》题为张廷玉等撰,张廷玉也是唯一在在清朝中配享太庙的汉人。
这其中的问题,一看就很明了,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后世的史学家有一些认为,《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还有一些认为,只有《明史》最为客观完善,因为认为《元史》的修订,是当时朱元璋迫于政治压力,急忙让手底下的人短时间内修订而成。
“不辨明是否对错,是否真实,直接就记载在了其中。《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
“但这种事情么?”
冯建笑着摇了摇头,不想去评价,只能说绝大多数的史学家太过天真。
认为修的越久,就越完善,并且越客观。
并且还认为前后不矛盾,不重复,并且还越通畅,就认为《明史》编纂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
“文学,是脱离不开立场的,也脱离不开政治。”
“没有谁能够能够脱离政治,脱离立场的去写文学。”
“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思维方式,而政治环境也会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
,!
“那些说什么要让文学脱离政治,要让文学干净的,但你看他们写的文章,明里暗里都在讽刺着政治。”
“这是脱离了政治吗?脱离了立场吗?”
“要不你的屁股坐在人民的立场上,要不,你的屁股就坐在其他的立场。”
“看任何文章和文学,只要看清楚他的屁股坐在哪里,许多的事情一眼就明了。”
李恩凡对什么要让电影干净,要让文学干净的人,向来是嗤之以鼻。
人的本身就脱离不开立场和政治,文学还能脱离立场和政治了?
怎么可能?!
“有人还说什么文学不能脱离政治,但好的文学应该大于政治。”
“任何事情都不能大于政治,因为政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并且说是文学应该大于政治,但明里暗里,所写的全是讽刺政治,讽刺时代环境。”
“这大于政治了么?大于环境了么?”
“所以,史书这个东西,也同样如此,是脱离不开当时的环境和政治的。”
“一定是先有立场和政治,再有的文学!”
冯建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对这话同样是非常赞同的。
一定是先有立场,再有的其他东西。
反动的人,知识越多越反动!
同理,反动的人,不管学的什么,发出的什么声音,都是反动的。
“这世间,其实没有什么中立,你只能选择一个立场去发声,去抉择。”
“当你选择了中立,其实你就已经站在了某一个立场的对立面。”
“不反对,那就意味着默认支持。”
“两个方向,除了左,那就是右。”
“就像是古代掌权者压迫底层,压迫百姓,当你有能力反对的时候,你不反对,只是看着,那就是默认支持。”
“毕竟没有能力反对的,都是受压迫的。”
“而你有能力反对却不反对,那还说什么呢?不是支持是什么?”
众人也都清楚了,说是《元史》的修订是因为政治压力的需要。
但《明史》就不是了么?立场的原因,《明史》越详细,反而...
众人皆是沉默,没有说话。
......
喜欢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