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敕命已下16(2 / 2)

这个士兵扔掉了枪,扯下了头上绑着的印有“尊皇讨奸”几个字的布带。

另外几个士兵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回军营去!”二等兵说。

刘简之一早出门之后,孟诗鹤就坐在画室里,开始用白色的油画颜料,眼含热泪,一笔一笔地覆盖母亲的肖像画,先是覆盖画面的四角,慢慢涂抹到画中央,直到完全覆盖。

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让母亲的肖像画尽可能地留存得久一点。

孟诗鹤是父母的独生女儿。孟诗鹤的母亲原本是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的油画家、教授,生下孟诗鹤之后,母亲辞去职位,做起了家庭主妇,把所有的精力全都花费在孟诗鹤身上。

然而现在,孟诗鹤已经整整两年半没有见过父母了,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更让孟诗鹤担心和害怕的,是父母不知道她的消息。孟诗鹤不能给父母写信,不能保留父母的任何物品,除了那本由一家日本出版社出版、由父亲所著的《水利学》日文版。

孟诗鹤进入最高长官侍从室,是第一夫人亲自推荐的。辛未年春节,第一夫人亲临中央大学慰问孟诗鹤的父亲,见到孟诗鹤,顺口要求孟诗鹤为国家服务。孟诗鹤的父母自然不便反对。

此后不久,孟诗鹤经中共地下党员李和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共。

后来,孟诗鹤又在参谋本部的一次舞会上,遇见了她命中的白马王子,三厅的情报参谋刘简之。

在此之前,孟诗鹤还画过一次刘简之的肖像画。画上的刘简之,穿着便服,潇洒英俊,面貌与现在的刘简之,似像非像,气质却明显不同。

刘简之的肖像画,在孟诗鹤的画室里,整整摆放了三十天之久。

那天,一位来自大阪的藏家来到孟诗鹤的画室,意外的发现了藏在角落的刘简之肖像画。

“您先生?”藏家问。

“您真有眼光。没错,画的就是我先生。”孟诗鹤说。

“看上去,比您先生本人更英俊,玉树临风。”藏家说。

“您这话,千万不要让我先生知道。”孟诗鹤说。

“为什么?”藏家问。

“我怕他尾巴翘到天上去!”孟诗鹤笑着说。

藏家跟着笑了笑。

“这画卖吗?”藏家问。

“谁会买这样的画?”孟诗鹤漫不经心地说。

“我。”藏家认真的说。“这幅画,我可以出双倍的价钱。”

藏家的话让孟诗鹤突然警醒。

“为什么?”孟诗鹤问。

“这幅画,与您其他画作的风格完全不同。是一幅有中国国画风格的现代油画。”藏家说。

中国国画风格?这个藏家看出什么了吗?

“很抱歉,这幅画我不能卖。”孟诗鹤说。

“我可以出三倍的价钱。”藏家说。

“抱歉,我不能卖。”孟诗鹤坚定的拒绝。

大阪藏家生气的离开,一幅画都没买。

孟诗鹤立即销毁了刘简之的肖像画。从那以后,那位大阪藏家再也没有来过。

这幅刘简之的肖像画,才是孟诗鹤最真实的水平。其他的画,虽然也出自孟诗鹤之手,但在那位藏家看来,都属于赝品。

孟诗鹤感到肚子有点饿,想起自已还没有吃早餐。她放下画笔,走进厨房,煮了一碗面条。

厨房的窗外,传来了喇叭声。

孟诗鹤透过窗缝,向外观望。

只见窗外的街道上站满了戒严部队的士兵。一辆广播车正从街口慢慢开过。广播上的四只大喇叭,以超过一百分贝的高强音,广播着戒严司令部的《劝告书》:

“……皇军自相残杀,当然使人痛心,然而为了保障社会秩序,也不得不出此举。顷奉今上敕命,劝说彼等各归驻地,但彼等拒不听从,竟然违抗君命。因此,不得不使用武力强行解决。”

看来形势发展,对皇道派来说,相当不利。

喇叭继续喊道:

“希望一般市民,勿为谣琢所惑,各居所处,各安其业。以上是戒严司令部发布的第四号公告。此外,居住在战区的市民,请注意下列事项:一、听到枪声须利用一切掩护屋避难。二……”

孟诗鹤没有把《劝告书》听完,放下窗户,端着面条,回到画室。

孟诗鹤想画画,但她没有心思画。

戒严部队会跟起事军人打起来吗?

不会吧?孟诗鹤想。戒严部队与起事军人的兵力不成比例,况且,目前天皇一言九鼎,军阀们也不敢违抗。起事者很快就会投降。

家中二楼卧室的榻榻米下,藏着一部电台。孟诗鹤想起应该给冯伟桐拍发一份电报,向组织报告东京的突发事件。他太想跟组织有所交流了。

想到这里,孟诗鹤放下画笔,立即走上楼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