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谁不老26(2 / 2)

不过仔细去想,汪小超也能想通,毕竟自己已经二十六七,即将奔三的人了,就如电影《后会无期》里的一句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讲利弊。”

长大后的成人世界,哪里有那么多的感情,一切牢固的感情,其实都是建立在金钱,利益之上,成年人是需要生活以及更多的欲望,而这些并不是靠空谈感情就可以。

大伯汪耀宗看着丧事上来回忙碌的人,以忧愁丶无奈的口吻对汪小超说到:“现在老家谁家有事,队上我和你爸这一茬人,都还能赶回来帮忙,下来我看你们这一茬,以后估计各家的联系就淡了,恐怕谁也不认识谁。”

“嘿,这话说的倒是一句真话,像我们这一代,一个队的谁家有事,都还回来帮忙,这下一代平时都不在家待,有的或许都不认识,就算认识平时联系的也少,不像我们这一茬人团结。”一旁一个大人接过大伯的话附和到。

对于大伯的话,周围的大人几乎都纷纷赞成,对于大伯说的这一点,汪小超也认同。

现在农村的人情关系,似乎是没有以往那么浓厚了,关键城市化把农村劳动人口都给吸走了,时代不同了而已。

以前基本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种地,是原始的农业社会,而现在呢,则是金钱至上的经济社会,人情往来都是靠真金白银送往,而不是以前送面口袋丶一包糖就能解决的事,现在社会风气下,维持人情关系可以说成了一种负担。

以前送一点粮食丶吃的,人情就算维持住了,而现在维持人情,那是需要钱包的,以前的感情是掏心窝,而现在的感情,那是套裤兜啊。

母亲马秀兰时常感叹,嫌弃人情往来烦的很,却又年年你来我往的跑,汪小超觉得母亲心口不一,好虚伪。

他不理解母亲为啥抱怨说送礼烦人,却又要送礼,维持住人情,现在长大的他,似乎理解明白母亲了。

因为在物质条件丰裕的城市,人们可以不讲人情丶不讲义气,生活当然无聊乏味,然而还得活下去。可在贫乏的农村农业社会中,人情是必要的。

在风波险恶的江湖上,义气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要求。重视人情与义气,使我们生活中增添了不少温暖。在艰难和贫穷的环境中,如果亲朋邻里再互相敌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冷酷与憎恨,那这样的生活很难过得下去。

3

老人下葬那天,几十个人擡着一口黑色的大棺材,一群热心的父老乡亲,浩浩荡荡把送丧队伍送到山上,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年轻的壮劳力,齐心协力把棺材擡到地方,那擡棺材的场面,在文明的城市里是绝对见不到的,充满了农村自带的原始野蛮与力量感,那一刻,也体现出了村民间的团结友爱。

送葬路上,一围观的老妇人羡慕的说:“哎呦呦,张姐今天把福享了。”

而一旁的汪小超听了,心里却想笑,暗暗的想到:“好假的话啊,虚伪,心口不一,自己活着享受,还可以看到这美丽的世界,却对死去的人说是把福享了,真是搞笑啊。”

人死了,装进棺材被擡着送到墓地,这就是把福享了?按这样算,那岂不是人人都能享福。

棺材顺利的下葬,汪小超留下帮忙把坟头砌起来,等回到张峰家时,发现上一刻还喧闹丶嘈杂的场面,现在却冷冷清清,搭起的帐篷不见了,桌子凳子也消失了一般,赶回来的人群也早已做鸟兽散,而两条不知谁家的狗,啃食着丢落在水泥地上的骨头,以及满地的垃圾狼藉。</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