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任何行业都有潜规则9(2 / 2)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领导办公室嘘寒问暖,帮忙端茶倒水,逢年过节更是变着法地给领导送各种名贵礼品,把和领导的关系经营得“恰到好处”。
而领导给出的升职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难以服众,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不过是职场里靠巴结逢迎而非真本事获得晋升的潜规则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对于那位原本工作积极、充满干劲的优秀员工来说,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心里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先是感到无比的委屈,觉得自已的辛苦付出就像一场笑话,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被领导看见和认可,自已就像一个被忽视的透明人。
接着便是深深的失落,原本对升职后的工作有着诸多规划和期待,想象着能在更高的职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职业抱负,可现在一切都化为泡影,那种落差感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久而久之,他开始变得消极怠工,内心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对工作也产生了抵触情绪。
他觉得努力工作并不能换来应有的回报,那何必还要那么拼命呢,于是陷入了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曾经的职业热情和冲劲消失殆尽。
同时,还会对那些靠关系上位的同事产生不满和嫉妒心理,觉得不公平,为什么他们可以不劳而获,而自已的努力却一文不值,这种情绪也影响着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让他在工作环境中愈发压抑和不开心。
而那位靠关系上位的员工,虽然得到了职位,内心其实也并不踏实。他知道自已业务能力不足,时常担心会在工作中露馅,被同事们看不起,或者做出错误决策影响自已的形象和地位。每次面临重要工作任务时,都会感到心虚和焦虑,害怕自已搞砸了无法收场。
而且,他也能感受到周围同事异样的眼光和潜在的不满情绪,这让他在团队中总是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心理压力也很大,却又没办法改变现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维持,工作起来也是战战兢兢,很难真正放开手脚去施展。
在职场的日常项目分配上,也常常不是按照员工的专长和能力来安排,而是看谁和领导关系近,谁就能拿到容易出成绩的好项目。
这就导致很多真正有专业能力、能把项目做好的员工,只能被迫去做一些琐碎又不出彩的小活儿。
他们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抱怨,觉得自已的才华被埋没,没有用武之地,对工作的热情逐渐消磨。
看着那些能力不如自已却能拿到好项目的同事,心里既羡慕又嫉妒,同时又对领导的这种不公平做法感到愤愤不平,长期处于这种消极情绪中,对整个职场环境都产生了厌恶感,甚至开始考虑另谋高就,整个公司内部员工们人心惶惶,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公司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教育行业,本应是一片纯净的育人净土,承载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重任,然而,却也没能逃脱潜规则的阴影,出现了不少破坏公平公正的乱象,也给众多参与者带来了复杂的心理影响。
在升学的关键节点,比如中考、高考的一些加分项目上,就滋生出了诸多不公平的现象。
在很多地区,中考的体育特长生加分原本是为了鼓励那些真正有体育特长、经过长期刻苦训练且在相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升学机会,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但实际情况却是,在一些地方,个别家长为了让自已孩子能获得加分优势,通过各种不正当的关系,找到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给孩子伪造体育比赛获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有这样一个偏远地区的县城,当地一所中学里有不少学生一直以来都在体育方面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们每天早起进行体育训练,放学后也会继续留在操场刻苦练习,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并且在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们都觉得这些学生凭借自已的实力获得中考加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临近中考加分审核的时候,那些靠不正当手段的情况就出现了。一些成绩平平、平时也不怎么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却凭借着伪造的资料,顺利获得了加分,硬生生地挤掉了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学生的名额。
那些原本满怀期待、靠自已努力拼搏的学生得知后,内心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首先是愤怒,觉得这种不公平的行为太过分了,凭什么别人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抢走自已应得的东西,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对那些作弊的人和相关审核人员充满了怨恨。
紧接着便是深深的委屈,自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付出了那么多的汗水和努力,却被别人轻易地践踏,感觉自已就像一个傻瓜,所有的付出都白费了,这种委屈的情绪让他们忍不住想哭。
然后便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原本靠着加分可以进入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在希望破灭了,不知道自已接下来该怎么办,对自已的学习和未来的升学之路都产生了怀疑,自信心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学生开始自暴自弃,觉得努力似乎也没什么用了,
同样,在一些知名的私立学校招生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潜规则。这这些私立学校对外宣称是按照严格的综合测评来录取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以此来选拔优秀的生源。
可实际上,私下里只要家长能给学校捐赠一笔可观的资金或者有过硬的人脉关系,哪怕孩子的成绩并不达标,也能被破格录取。
在一所颇有名气的私立中学招生季,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有一些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凭借着自已在当地的社会地位或者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给学校捐赠大笔资金、托关系找到校领导等方式,为孩子打通了入学的“绿色通道”。
而那些一直以来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满心期待能凭借自已的真才实学进入这所心仪学校的学生,最终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名额被那些走后门的孩子占去,他们的希望破灭,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这些努力学习的学生们先是感到无比的失望,觉得自已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对学校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认为这个世界好像并不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种观念上的冲击让他们十分困惑。
接着会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已还不够好,尽管成绩已经很优异了,但还是没能进入理想学校,是不是自已还需要做更多,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有的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觉得学习没有意义,反正努力也不一定能换来公平的结果,对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种教育行业的潜规则危害极大,它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让寒门学子失去了凭借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容易在社会上形成阶层固化的不良现象。
那些原本靠着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想要改变家庭状况、实现人生理想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些不公平的遭遇而丧失信心,对自已一直以来坚持的努力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觉得努力不如有关系重要,不利于培养积极向上、靠真才实学竞争的社会风气,更会影响整个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各行各业的这些潜规则,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一点点侵蚀着公平、公正的健康肌体,让那些真正付出心血、拥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只能在无奈和失望中徘徊。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公众的监督意识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潜规则被曝光在阳光之下,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完善制度,加大整治力度。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勇敢地站出来,对潜规则说“不”,持续地去抵制、去监督,终有一天,各个行业都能摆脱这些不良束缚,真正回归到靠真才实学、凭真本事说话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让每一份努力都能在公平公正的阳光下,绽放出它应有的璀璨光彩,让行业的天空重新变得澄澈而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