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189章 科举、御史,和汉律192(1 / 2)
“此外,因为以往的察举人员大都由乡间德高望重者推荐,可如今看来宗族已是有失察之举,不如取消其举荐资格,改由从府兵中推举。”
科举,重要,却也没那么重要。
没那么重要是因为,现在识字率终究低下,便是开科考试,录取的人还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
重要则是因为,其终结了“察举制度”,从根本上粉碎了世家大族控制上升通道的手段。
察觉制便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可在其察举的途中,地方长官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也就成了察举制最大的弊端。
所谓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是因为其乃四世三公之家,族内又多有郡守、刺史在各地举荐,所以才有了那么高的声望,可以让袁绍、袁术兄弟两一呼百应。
即便早在阳嘉元年,汉顺帝就采用左雄的建议,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引入考试机制,史称阳嘉新制,堪称科举制度的萌芽,却也依旧不能从根子上杜绝察觉制带来的影响。
现在以“科举制”彻底取代“察举制”,并不说是刘协要彻底抛弃士族,仅仅是说要斩断各个士族世家之间联络的那层网络。
不过董卓后面还有一句——
“从府兵中推举?”
在场的大汉官僚们都嗅到了不好的味道。
韦端更是顾不上心中对于董卓的畏惧,直接出言询问董卓:“太师,府兵中也有治理国家的人才?”
有的。
自然有的。
早在两年前,刘协便让吕布开始教导士卒识字。
之后随着府兵制的推广,更是让士卒的识字率大大增加。
之前种下的种子,终于到了其开花结果的时候!
刘协心中甚是欣慰。
虽然那些仅仅学了几年的府兵在经义的造诣上给世家子弟提鞋都不配。
但是选拔官吏,靠的难道是对经义的熟知程度吗?
尤其是基层官吏。
根本不用你去讲什么治国之道。
只要内心的价值观足够朴素,并且能够理解上级传达下来的信息就足够了!
在这一点上,出身贫苦,经历了战事洗礼的府兵反倒要比终日抱着圣贤书学习的士子更加来的合适。
但如果将选拔人才仅仅定为府兵,其实还是太过狭隘。
刘协从来没有打算抛弃过士族,只是在想办法遏制,将其驱赶到它应该待着的地方而已。
虽然不想承认,但士族终究才是大汉统治天下,稳定天下的基本盘。
所以董卓看着贾诩笏板上的小字,自然而然的给出解答:“自然不可能只是府兵,之前便有不少士族子弟前去给府兵教书,这些人一样可以被举荐参与科举。”
这毕竟是第一次举办科举。
即便是刘协,心里也没底。
所以他这个天子甚至不惜拉着董卓来拉偏架。
能参考的人员,只有府兵,以及之前向朝廷释放善意,给府兵派遣族中子弟教书的那些教书先生可以参与科举。
这样,既保护了第一届科举必然是大量的府兵可以升为官吏,又是给这些士族一个甜枣,告诉他们朝廷并不会抛弃他们。
等到后续府兵的数量规模逐渐涨上去,等到其学问越来越深厚,就可以放开遏制士族的大手,让所有人全都公平竞争。
但眼下第一届……对不起,终究还是偏向府兵,要让府兵去填补关中大量基层官吏的缺口。
韦端也听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所以也不再纠结这第一次的科举只能由府兵和少量士人参与,反正后面的机会迟早都会有的。
并且……
京兆韦氏恰恰就是之前向朝廷释放善意,将族中子弟派遣到府兵中间教导其读书的世家之一。
反正京兆韦氏族中有大量可以参加科举的士子,所以他才担心在这件事上不能够得利。
至于其他世家?
死道友不死贫道!
之前早干嘛去了?现在哭哭啼啼的有意思吗?
见韦端没有异议,董卓又开始言及第二条政令——
“科举固然能从源头上筛查官吏,但终究还是需要朝廷时刻予其监督,防止其违背初心。”
“故臣请命,在御史台设置台狱,专事官员案件!”
这一条说出,宣室殿中官员的脸色又是难看了几分。
御史,本就是执掌监察的官员。
但御史从古至今,向来只有风闻奏事的权力,而没有司法权。
可董卓要在御史台中设置台狱,这无疑是将御史的权力大大增加!甚至一跃成为了能够和尚书台并肩的恐怖机构!
以往大家被御史弹劾,也仅仅是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但倘若御史有了执法的权力……
不少人都是浑身哆嗦,明显能感觉到“官不聊生”。
韦端再次不得已站了出来,硬着头皮直面董卓:“太师,御史台本就有监察百官的权力,若是再设台狱……是不是权柄有些过重了?”
重吗?
董卓看向笏板,却发现贾诩并没有这个问题的批注…… 董卓将笏板放下,想要以自己的威势吓唬韦端,让韦端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