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东子62(2 / 2)
刘振东说:“应德说的对,咱们什么鬼怪都不怕,大家以后把铜牌和天地通宝都随身带着,看来是马王和门派前辈在保佑咱们,只要咱们做事有底线,存良知,就不会有事。”
王晓茹想到张继祖,可能是失去了底线,没了门派前辈祖宗的荫佑,才年龄不大,就死于非命。想到这,说道:“刘哥说的对,咱们和当初一样,坚守自己的心,不唯钱是图,马王和祖师就会保佑,鬼怪就近不了身。吃好了,喝好了,咱们出发。”说着向门外扬了扬手,谁知狼狗东子像听懂似的汪汪的叫了几声。
王晓茹同情心来了,说道:“咱们上次出去那么长时间,东子一个在家,太可怜了,这次咱们带上它,也算给它一次奖励,你们说,好不好?”
刘振东对狗的态度是不讨厌也不喜欢,应德高兴的说:“嗯,带上它,在家就傻了。”刘振东王晓茹听应德这样语意双关的说,都笑了。王晓茹向东子招招手说:“东子,这次带你出去玩,要听话,不能随便乱叫,更不能随地大小便,也不能乱跑,听见没?”东子走到王晓茹跟前,摇着尾巴摆着头,像在思考,过了一会,朝大门处汪汪几声。刘振东笑了,说道:“它答应了,说赶紧走。”王晓茹哈哈大笑,说道:“果然还是东子懂东子啊!”
三人收拾停当,再次确认将铜钱铜牌带好后,还是开刘振东的车向通安驿出发。导航直接到通安古城村。一路上,王晓茹很开心,东子坐在车里也东张西望,很是乖巧。到达古城村,没有看到与古城相匹配的遗迹。经过打听,才在村委会一个姓冯的老年人口中得知,古城原先有一些土墙,都毁的差不多了,后来要筹钱恢复,一直没有下文。
从冯老头口中得知,通安故城呈正方形,每边长300多米,最高处有9米,上面宽一丈多,城墙上还有二十多门炮台,城门分南北门,还有瓮城护卫,可谓固若金汤。
三人又问了驿站的情况,和王晓茹查的资料差不多,古代是西安到兰州重要的驿站,古城也是因驿站而繁华过,就是开放前,都是西安往来兰州很重要的一个中转站,那时的车马店街道里很多,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做生意的,必定要在通安驿休息吃饭,住一晚再走。自从铁路通了,后来高速通了,通安驿的位置已经可有可无了,沦落为西部一个普通的乡镇了,加上都在城里买房务工,陪娃上学,镇子上的常住人口少了很多,甚至有些萧条和死气沉沉。
冯老头说完,叹了口气,问道:“你们几个干什么的,旅游的还是像网上说的那种盗墓的?”
刘振东心里感叹,不愧是在村委会工作的,见多识广,一看他们就觉得不是正常问路的。王晓茹反应快,掏出李子夏给的会员证,说道:“大叔,我们是省上民俗协会的会员,正在收集各地的文化历史遗迹,听说这儿有古城,过来看看,实地了解一下,你看,这是我们的会员证。”说着把证递给冯老头。
冯老头翻来覆去的看,又看了看相片和人,说道:“这年头,什么证都有,我也没办法核实,不过我劝你们,晚上别在村子里胡转,也别挖老百姓的地,不然出了事,不管你们是什么会的,都不好交代。”
刘振东自认为亲和的笑着问:“不让挖地,是怕我们是盗墓的,放心,绝对不是,更不会挖,你听口音,我们也是本地人,挖地盗墓的都是外省人,你老人家见多识广,应该能看出来。”肯定答复加上一捧,冯老头果然没先前那么严肃了。刘振东又问道:“为什么晚上不能在村子里转,难道有什么风俗吗?方不方便,这正是我们协会感兴趣要挖掘的,可能与历史文化有关。”说着刘振东递给冯老头一根烟。
冯老头接过烟,刘振东帮忙点上,抽了一口说:“你想多了,没有什么风俗,是出了怪事,其实就是闹鬼了,而且是我们同宗的冯家,闹腾了三四天了,你们能回就回,不回晚上也别出来,免得沾上脏东西,不好。”说完,冯老头站起身,刘振东知道是让他们走的意思,就说道:“谢谢你的好意,那这样,我们在这儿转一转,看一看,天一黑就走。”冯老头没有说话,点点头又坐下了。
三人打完招呼出了村委会,王晓茹问道:“咱们去哪儿?”刘振东指着古城村远处说:“到处转转,从那面高处拍些古城村的照片,也算给李子夏一个素材,到了晚上就回。”
在村里转悠,这里和正常村子不一样,门口晒太阳的,小卖部门口聚在一起谝闲话的,扛着农具下地的,几乎看不到,家家大门紧闭,门口还有烧过纸的灰烬。看来闹鬼的事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几人转出村外,来到一处高地上,近看能看到村子的全貌,有几处有很高的土墙,应该是古城遗留。王晓茹从不同角度拍了些照片。往远处看,能看到整个镇子大概的轮廓,镇子算是比较大,陇海线靠山而过,连霍高速像黑色的玉带飘过。
从镇子的格局和规模,依稀能看出当年作为驿站时的繁荣景象。
王晓茹一边拍着照,一边思考着古驿站的官道方向,刘振东看着古城村的古城墙,脑补着这座古城与他们见的地下古城有何不同。这时应德指着村中说:“黑雾,那儿有黑雾。”两人顺着应德指的方向看去,虽然不明显,但那块有隐隐的黑气在散发,绝对不是着火的烟雾。
刘振东心想,是不是那个冯家,闹鬼的冯家,正想着,黑雾慢慢飘向他们所处的位置,速度很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