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76(1 / 2)

朝廷上的风雨下,她成长了许多,面上的神情谦和温柔,但是又带着坚定执着。

站在最中间的,是安尚书,他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经身居要职,自然免不了萧翊和的提拔。

安尚书的右侧,站着的是年近四十的文侍郎,他眼中精明,目光流转之间已经将整个乾安宫的情况看了个清楚。

“陛下要办育婴堂?这似乎是个好事,召扬陛下的仁义道德……嗯……爱民如子,但是育婴堂向来都是由民间富商来办,朝廷介入似乎没有太多的经验——目前北地粮饷吃紧,怕是国库空虚,难以支撑啊。”文侍郎犹犹豫豫地开口,他说话时有些吞吐,但目光又好似很坚定。

他说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外有战乱,朝廷之上萧翊和的年纪又不大,一切都是起步,大刀阔斧地干点什么听起来确实是困难重重。

朝廷上有愿意最先去做这样的事情、选择创新的臣子,自然也有他这样保守守成的臣子。

坐在上首的萧翊和不置可否,将询问的目光投到其他人身上,想听听其他人的说法。

“臣修史半载,曾于史书上见过此类史事。前朝郑国曾有一位安王爷,曾经大兴育婴堂,于战乱之中收留无父无母、没有族亲的婴孩,将他们培育成人,请来能人教授他们各种技能,他也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孙芊如上前行过礼,将那一段历史娓娓道来,她目光低垂,但是说话声音不卑不亢,气质昂然。

“不知道是哪一段历史,怎么我从未听过,不知是我见识粗浅,还是这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野史?”文侍郎上前一步,侧头看着她,唇角弯着似笑非笑的弧度,虽然说话的声音速度缓慢,但是话里话外都是陷阱。

说他见识粗浅那是不能的,侍郎毕竟官品在修史之上许多,不能冒犯不敬。说这是野史——但是这段历史是被史官一笔一划记在史书上的。

只是这段历史有一个地方不太好说。

前朝安王爷既然这么受百姓爱戴,朝廷官方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主要是因为他“功高盖主”。

孙芊如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前朝郑国圣上也算是励精图治,在应对外界的战乱上也付出了许多努力,声望很高。

但是他的弟弟安王爷在民间的声望还远超过他,这就使得圣上近臣对安王爷非常不满,甚至有许多人暗地里恶意揣测他。

不管圣上与安王的实际关系如何,但是朝臣都在看着,百姓中还有呼声让安王爷登基取代他,这段关系就变得晦涩起来。

各方利益的交织在一起,史官再多的笔墨都被毁掉,在藏书阁里的浩繁史书上也只给安王留下了总共两页的痕迹。

但是任谁都知道这件事情背后有谁的手笔,但谁都没有办法说明此中的原委。

若是说出来,那就是说前朝圣上对于臣弟心有芥蒂,甚至还有为了可能掩盖臣弟的功迹毁掉史册,这对于一位君王来说可是会被唾弃的。 自那件事情以后,王爷皇子中也再没有什么人再继续做这件事情,后面的人也不敢以此为先例与皇帝商榷——帝心难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