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对于大齐而言,“水泥”的确是个奇迹。大道尘沙飞扬,风吹雨打容易坏去,用砖石铺路代价何其高昂?除却富贵人家,谁有那个财力?可现在水泥出现了,岂不是解了困扰朝官、百姓多年的事情?宇文神阔当即上奏,请求征发民工,请求在长安铺设水泥道路。
朝臣们还没见过水泥,只是听工部的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内心深处将信将疑。宇文神阔可不管那么多,精神振奋,这是利于千秋的事,能让他在青史扬名。
高素之思忖片刻,道:“先在城中张榜宣扬水泥道,正式修路,待秋收后再做也不迟。”等到群臣都称“喏”后,她又说,“若哪家想要先将道路铺设到他们家门口,就让他们自个儿筹钱、出力。”
朝臣:”……“这是他们从未设想过的道路,要是他们想要从家中延伸到皇宫,方便出行,那就得自己出钱吗?只是没等朝臣抗议的声音响起,户部尚书李玄度就高声道:”陛下英明!“户部是一点都不想算那些账,虽然说秋收后修路可能也要钱,但能拖一阵是一阵。
话说到那份上了,就差明示群臣,来个“打先锋”的。在“水泥”之事张榜没多久后,平阳公主府就率先出钱,要修整个长兴园中的路,还要让平阳公主府与齐王旧邸、襄阳公主府等处联通。在高满做了表率后,一些宗亲们也跟着投钱,其中一些人昔日跟晋王、魏王相交,虽然没被谋反事牵连,可也跟鹌鹑似的,生怕被牵连。这会儿找到了机会,抓紧时间向新帝表明自己的衷心。
除了皇室宗亲外,王珩也投钱了。
他这段时间着实是心累,“立后”的事情悬而未决,不少人明里暗里提醒他,让他去触怒龙颜,将此事否了。
另一边呢,又有政事堂的同僚跟他们抱怨,现在的中书舍人都不随侍在宫内了,拟诏之事都是女官在做,根本轮不到他们。只是这样就算了,毕竟陛下是女儿身,更可恼的是,许多事情陛下都不与宰臣们商议了,譬如此次水泥事,只有任着工部尚书的宇文神阔知道!他们这些宰臣,有什么用?
王珩能做什么?他劝不了王映霜,更劝不了圣人,只能当聋子、当哑巴,只要事情没到最坏的地步,他就什么都不知道。
高素之的确在有意削宰相们的权柄,不仅仅是不置左右仆射,甚至在原来的侍中崔闳谋反后,门下省的领导侍中也空悬不置,一切皆有两位黄门侍郎料理。而黄门侍郎想要入政事堂,还得加上同平章事头衔。至于中书省,拟诏的职权减轻,有时候是女官动笔拟诏、批答,有时候甚至是王映霜亲自动手。
可这样还不够。
当初她人在江南时,借着张太傅以及高满的手埋下的线,也是时候该揭出来了。
没几天,高素之便召集宰相商议,拟定修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至于修书人——不是秘书省诸校书郎,而是那群用笔名在《五年科举,三年模拟》中发表议论的人。经过长时间的酝酿,那些人的名号已经是耳熟能详了。谁都不知道她们是谁,只以为是张太傅的学生。文章声势大,宰臣们也读过,虽然对一些剑走偏锋的言论不满,可也知道那些人颇有才情,圣人要修书,用她们就是了,总不能是自己被“发配”修书吧?
宰臣们并无异议,下行的文书自然无比通畅。高素之以这群人为学士,将人聚集在了东宫的崇文馆中。可等到一个个从未露过脸的“名人”现身,朝中仿佛掀起了惊涛骇浪,一片哗然声。因为被召集到崇文馆的学士,全都是女人!怎么可能?难道这些年与他们议论文章的,都是这些人吗?
原本一些事不关己的朝臣,立马发声抗议,言辞尤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