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卷首语351(2 / 2)

代代出伟人。</p>

谁来买单?</p>

-----------------</p>

一大堆史实。</p>

一大堆疑问。</p>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一个工人读书时候的疑问》(此版本的中译:冯至)】</p>

-----------------</p>

目前,就夏希羽问题,我可以确定的有三个判断,下文逐一列举。</p>

其一,夏希羽卷入到了一场范围遍及中国数学界的学术争端之中,但从林晓烨的报告来看,中国人之间的冲突方式相对比较文明——至少不如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同类事件那样野蛮。</p>

期间,夏希羽主动选择请秦若华博士代为管理希羽组研究所,并趁机带队外出休假、讲学、招聘科研人员。</p>

在这段超过四个月的行程中,值得关注的有以下两人(重要性由高到低):</p>

(1)卡罗尔·关原——女,英籍日裔,精通英、法、日三门语言,专职麻醉医,且具有世界一流的外科医学水平,现已查明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创始成员之一。已正式加入希羽组研究所。</p>

(2)蕾切尔·丽特——女,英国丽特家族现任族长的长女,与她的朋友兼大学同学奥利维拉·诺伊之间可能存在亲密关系,甚至可能是同性之间的恋爱关系。</p>

根据现有消息,其陪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奥利维拉·诺伊加入希羽组研究所后,丽特家族金至今为止就向希羽组研究所累计提供了至少三百万美元的无条件捐助。</p>

丽特家族还明确表示,援助款会根据希羽研究所的发展情况还会继续增加。</p>

其二,对于上述发生于中国的这次学术争端,林晓烨根据自己在加入方舟集团前生活、学习的经验判断,此事件并非简单的学术争端,而是跨越超过半个世纪的、集政治、经济、学术为一体的、学术派系斗争的延续。</p>

从去年十一月份由夏希羽、秦若华主导的联合声明来看,希羽组研究所并不准备以第三派系的方式存在于中国学术界,希羽组方面的要求甚至意外的简单——对有关的历史事实做出盖棺定论并停止敌意行为。</p>

此外,希羽组在做着一件很新的事——夏希羽本人称为“尽快建立成熟可靠的应急事态应对工具箱”,但因为林晓烨暂未与希羽组配合完成相关工作,目前我对其知之甚少。</p>

其三,随着以陆家义教授(虽然他在学术层面还不是,但就目前的国际认可度来说,我确信他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一所大学获得教授职称,故而先如此称呼)为代表的加入,我可以逐步确定的是:</p>

夏希羽有意地让研究所在发展模糊数学之外的研究方向,甚至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并指示下属的企业(微羽集团)从事若干个特定商品和行业,但仍旧保持准入门槛的宁缺毋滥原则——这点与我所知道的、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完全不同。</p>

综上所述,基于上述情况与其他已获得的公开资料,我认为,集团内部与希羽组研究所展开下一步合作时,应当注意:</p>

(1)希羽组研究所不只从事传统意义上的以数学为主的理论研究,他们有可能成为以数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智库。</p>

在此过程中,他们会对数学之外的人才和数学研究之外的设备产生大量兴趣,可以有条件地对一些特定的仪器设备适当放开管制,避免夏希羽或五人会议决定自行研发,进而带动中国的相关设备的研究;</p>

(2)夏希羽及实际上仍由其领导的希羽组研究所,对此次学术争端的态度并非大多数观察者看到和认为的那样热衷,而是严重的厌恶情绪,集团应避免在在任何时候主动提及,进而让其对我方产生过激反应;</p>

(3)目前可以确定,夏希羽的力量不仅局限于中国境内,还包括了境外——统理教分子对其展开的恶意行动无一不被其化解,但化解手段尚不明确,集团内部可以以商业方式进行常规调查,但不应当使夏希羽发觉,更不要采取进攻性的行动,避免其对我们产生战略误判;</p>

(4)五人会议实际上仍旧由夏希羽(有时会与沈涵曦一起)主导,夏希羽在研究所的地位不仅基于其身为研究所的创始者,还包括了其对研究所内人员在社交层面存在的密切关系,以及其迄今为止全部的主要学术成就,集团内部应当对此有清晰认识;</p>

(5)希羽组研究所在中国范围内仍旧缺乏普遍的支持,但希羽组方面并不在意,甚至认为在本国内部的某些特定的联系是有害的,因而集团可以通过对我国【作者注释:此处指这段文字的作者所在的法国。】国内内阁成员施加影响,在必要时候提供政治上的支持,进而在与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好处。</p>

(6)希羽组研究所疑似正在长期推进一系列针对自身的、且可能在中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意图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学术机构。我方可以在适当时机通过资助特定人员以顾问或研究所正式成员的方式参与其中,或至少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林晓烨的观察成果终究是有限的。</p>

……</p>

——克洛伊,时任法国驻沪领事馆总领事,1983.3.1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