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武心恋的家书(上)447(1 / 2)
【……总之,我在希羽组研究所吃喝得很好,衣服充足。
另外,我在研究所的住处里有各种电器,就好像住在国内的高档酒店一样。
因此请不用给我寄任何生活费或者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
到了希羽组研究所,我才知道在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所里,评价学校有几大硬数据:
一是校园占地面积,二是学生人数(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是教师人数(有时会单列出拥有各级职称的人数),四是图书馆的藏书量——也就是有多少本在书架上的书。【1】
但现在,我可以确定的是:希羽组研究所即使抛开整个浦江交大,也一点都不比那些教育部直属的大学要差——仅仅是在硬件上,第三点和第四点就已经超过了那些并不由教育部直属的高校。
如果更全面的考虑,那么在排除建立时间这一因素之后,研究所与我曾经就读的浙大——一所排名靠前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都可以算是有优势……
——节选自武心恋在希羽组研究所写给家人的第一封信(节选),1983.12.5】
这天之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新到达研究所的三人在不断地培训、讲述或体验的过程中,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大多数事情。
比如,来自英国的她们都发现:这里的同事都至少能说一些小学水平的英语,甚至超过半数的同事都能把英语作为绝大多数情境下的工作语言。
再比如,经过对浦江交大等多所高校以及周边中小学的的走访以及自行在外闲逛之后,他们明显发现研究所的日常开支都非常“大方”——除了个别时候的工业票之外,不需要任何票证。
研究所内甚至可以给他们三人在内部用英镑直接兑换一定额度的外汇券。
她们三人本身以及她们与卡罗尔·关原的关系,也成为了研究所内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
期间,夏希羽在12月13日亲自在一楼客厅里见了他们三人一次,并与他们讨论了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
随后,夏希羽建议他们三人在一周之内接受一次由卡罗尔·关原、瓦格纳、伊丽莎白·安雅三人进行的联合会诊,三人均表示同意。
1983年12月15日下午,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宿舍。
贺晓音正在如往常一般下课后,带着打包好的饭菜回到寝室。
“加西亚,你的手臂现在还好吗?”
“谢谢你,还要养一段时间。对了,你最近没有被刺杀了?”
“没有了,国内那边已经算是初步解决了。我遭到的刺杀不是孤立事件,研究所那边准备好了充分的证据。明年的农历春节之前,相关方应该会给所有人一个最终答复。”
加西亚这才松了口气。
“我家是达沃市的。要不是我老家有一个很厉害的检察官,我爸可能要进监狱,我也就没有机会来读书了。”
“那么厉害?他叫什么名字?” 加西亚毫不在意地说出了一个名字:“罗德里戈·杜特尔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