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4(1 / 2)
第 14 章
白露不禁想起宁妃在宫中的警告,提笔写下宁妃二字,希望他也想起来。
“宁妃?”元念卿对着名字沈吟片刻,“其实上次在宫中,是我第一次和她说话。”
白露吃惊地看着他,回想当时情景,无论是语气还是神情,宁妃都像是很关心他。
元念卿知道白露的疑问:“所以他跟我提起师父,我也下了一跳。不过师父本来就曾在东霞观修行,和宁妃入宫前拜入的宝玄观同在赤鸣山,二人相识也不足为奇。”
白露还是第一次听说师父曾经在东霞观修行。
“你不知道也正常,毕竟师父很少提过去。”元念卿笑道,“干脆再说点让你吃惊的事,师父和皇帝师出同门。”
白露果然震惊地看着他。
“你不要在师父面前提起,因为这不是他告诉我的。”
不是师父说的?白露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皇帝。
元念卿早就猜到他在想什么:“也不是皇帝,是由一些旁门佐证推敲出来的。而且师出同门也不是稀奇的事,东霞观在籍道人就有一百五十八人,另外还有未入籍的弟子三百馀人,俗家弟子更是难以估算,这些人起码有两成算得上和皇帝师出同门。”
一百多人的道观,白露有些难以想象。安陵城里就有道观,但最大的也只有二十几个道人。
“我也没去过赤鸣山,据说那里的道观殿宇恢宏。本来就是道家兴盛之地,皇帝登基后又命人修缮,不仅是东霞观,其他道观也一并受益。”
白露了然点点头,从皇帝的这番举动来看,应该确实得益於赤鸣山的修行,否则也不会把所有道观一起修了。
“去赤鸣山不比上京,路上你我都要加倍小心。”元念卿提醒道,“因为随护的不仅有禁军,还有内侍。”
白露不懂,几个宫人为何需要加倍小心。
“不要小看宫人,他们也是皇帝的耳目。”
动身去赤鸣山的日期远比白露料想的要早,转天元念卿已经命元崇为上路做准备。
收拾行李这些自然不用他操心,但随身携带的药材都是他亲手打理。元念卿说京城到赤鸣山至少半月车程,算上来回和逗留的时间,估计要在外一个半月。
他翻了翻自己的药箱,有几味药材已经快要见底。
别苑的车马进进出出忙了好几天,白露特意等到一天闲下来,才带上侍女们直奔之前在内城看到的那间药铺。
元崇采买之前就问过要不要带些药材回来,但当初在侯府为上京做准备的时候,家仆买回来的总是不如意,故此他便不愿让人代买。
而且他也着实好奇,能开在内城的药铺必然不会简单。
果然,整间药铺占了三四个铺面,单药橱就有十几个,还有许多稀有药材如同奇珍异宝般单独摆在货架上,看得人目不暇接。
哪怕最寻常的甘草砂仁品质都是极好,不过价格也比一般药铺翻了不知几番。
白露庆幸出门前元念卿给自己多塞了几张银票,还嘱咐要是钱不够就直接让店里的人来别苑取。他当时觉得对方夸大其词,现在看来却是自己低估了京城的价码。
侍女们拿着他的药单和掌柜讨价还价了半天,总算没让他欠着钱出门。安陵城里一年的药钱,在这里两个月的药材都凑不齐。
每次算起药钱,他总是感叹元念卿身娇肉贵。巴陵山物产丰富,他和师父经常在山中采药,即便如此花在药铺的钱也不是寻常人家能出得起的。
更何况元念卿的病无法根治,一辈子都要与药为伴。若不是出身侯府,根本活不下去,也不知道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等店里的夥计把药材全送上马车,白露才带着小姑娘们走出药铺,想着再到别的地方逛逛。
谁知刚拐进一条街就被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叫住:“这位娘子请留步。”
侍女们赶紧挡在他面前质问:“你是谁,找我家夫人搭话做什么?”
这是他不想外出引人注意,特意让她们改的口。
中年男子连忙安抚:“姑娘们别急丶别急!我是看你家夫人在回春堂里买了许多滋补正阳的药材,想必家中肯定有阳虚的病人。正好我这边有一味助益阳气的圣药,名为龙血藤,不知夫人有没有兴趣看看?” 白露只在书上看过这味药材,据说只在西南边陲一带的深山里,一种几十年才长成的老藤,割开后有暗红色汁液渗出,如同血液一般可以在伤口附近凝固,是生血助阳的上品。因为数量十分稀少,很难流入中原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