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1 / 2)

  不拿这份政绩来换运河?

  那他可太愧对百姓们的信任。

  知州再次看向纪炀,其实他也就是问问。

  制肥良方已经在他案边,他绝对不会为了一个纪炀就让它束之高阁。

  此时不过随口试探而已。

  这一试探,倒让知州对纪炀又有几分不同。

  明知会有危险,也还要做的人并不多。

  不过以纪炀的聪明,必然能化险为夷。

  事情聊到这,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纪炀想用粮食丰收的功绩,用粮食丰收的源头来换扶江县永永远远的运河,此时已成了大半。

  后面平安跟凌县尉忍不住欣喜。

  看似不可能的事,竟然真的要成了!

  谁料他们知县大人竟然不走,反而浅浅喝口茶,清清嗓子道:“知州大人,其实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

  知州看向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要说那运河,九月上报,十月汴京的消息,再讨论一个月,最快也要明年开春修建。这时间也太久了。”

  “不如知州大人现在就帮扶江县一个小小的忙?也好让百姓看到丰收的成效,明年更加奋起耕田务农。”

  好嘛,这是来要东西了。

  想想纪炀这份制肥良策即将带来的轰动跟政绩,知州好脾气道:“那你想要什么看得到的东西?”

  纪炀再次起身:“想要扶江县通往潞州的官道。”

  不等知州说话,纪炀继续道:“还有官学,扶江县该有官学了!”

  还真是不客气!

  官道,官学?

  扶江县到潞州近二百八十里路,少说耗费银钱两千二百两。

  官学倒是好建,但学校好建,先生难请,看纪炀这架势,必然要他帮忙寻摸个愿意去穷乡僻壤教学的先生。

  真是两个大难题。

  知州既无奈又好笑:“一个要钱,一个要人。哪有那样简单?”

  “既如此,你们扶江县出多少,需要潞州府衙贴补多少?”

  纪炀故作惊讶,极为认真道:“啊?我们扶江县没钱啊。”

  说着便要掏出自家账册:“您看看,账目上就剩十两银子,估计需要潞州城全出。”

  十两银子?!

  你们剩十两银子就敢要官道,要官学?

  知州气急,哪有这样的不客气的小子!

  就这纪炀还补充道:“再者请夫子的银钱,我们扶江县也没有。”

  直到知州府官员送纪炀出门,纪炀还在门口挥着账本:“知州大人,官学的笔墨纸砚,我们也买不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