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2)
“你一枚,我一枚,我们各自摇过后,再赌谁大谁小,”李时居嫣然一笑,“一局定胜负,是不是很简单?”
是太简单了,简单到几乎没有出千和计算概率的办法。
薛瑄很疑惑:“贤弟赌的是自己的运气?”
“算是吧。”李时居将其中一粒抛给他,另一粒扔向半空,然后稳稳抓住,朝他示意,“该你了。”
薛瑄也学着她的模样,骰子一扔,然后伸手覆于其上。
李时居很潇洒地摊开掌心——是个四点,不大不小。
薛瑄有五分之二的几率比她大。
薛瑄拱起手心,垂眸看了一眼,面上没有一定点波澜。
但是喉头跟着微微一动。
李时居读过原书,对这个极其杰克苏的描写印象格外深刻。
每当薛瑄赢得胜利之前,作者都会描写他的喉头颤动,多么性感而有男人味,引得一群少女尖叫,看得她白眼直翻。
因此薛瑄手中骰子的点数一定比她大。
“等等!”他正要移开手掌,李时居立刻出声制止,“我还没说呢,虽是比大小,但我方才说的游戏规则是——摇完后,赌谁大谁小,因此现在,我赌,你比我大!”
这算是玩了个小小的文字游戏,但是薛瑄极少涉足此道,并未留意。
薛瑄脸色一白,回想李时居方才所说,确实是自己棋差一招。
于是悻悻地抬起手——小小骰子上,六个点黑得油亮。
“愿赌服输,”他轻笑一声,捡了几本书、几本册子递过去,“那我就静待时居贤弟喜信。”
李时居朝他一躬身,顺手把空酒壶拎走,在掌柜和小二们敬服的目光中,唇角含着满载而归但神秘莫测的微笑,愉快离开这间客栈。
为了游说薛瑄,她已经发表过一次思路宣讲,就差做个PPT了,因此拿上东西后,执行工作效率奇高。
仅两个通宵,就抄完了薛瑄给的资料,然后在第三日清晨请赵管家帮她送往印刷坊,自己则痛痛快快补个好觉,清空脑中杂念,才爬起来备考。
科举说到底只考一门,凡是考试都有其目的性,题库也就是那几本书,很多知识触类旁通,有这种天赋极高的人笔记在手,对提高成绩极有益处。
李时居拿出了高三生的劲头,趁着抄录就强迫自己记了一遍。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她又跑了几趟客栈,花上很多时间精力,将国子监历年所有考试的所有真题认真研习一回,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再比对薛瑄当年的答案,查找不足。
她的思路很简单,白衣试是过关型考试,只要合格,便能进入国子监,因此她不求高分,主打就是一个查缺补漏、对症下药。
完全不同于开蒙后就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古代科考人,她有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学打底,还有上辈子当社会主义打工人积攒下来的工作经验,连薛瑄都震惊于她进步的速度,惊呼再这么下去,她就能直接参加会试了。
吓得李时居连连摆手,“我只是题目出什么我才学什么罢了,本末倒置,会试要考察学子的综合素质,没有多年熏陶,难以速成。”
“这倒是实话。”薛探花嘬着茴香豆品酒,很中肯地点评。
已经有半个月没见到心爱的云瑶姑娘了,他每日除了喝酒感叹自己惨痛的恋爱经历,就是帮李时居批改八股文章,顺便准备下翰林馆试。
当然,有几次李时居到客栈,也没瞧见他人影,想来是出门准备黑暗荣耀复仇大计去了,她也懒怠多问。
书坊将第一笔银子交到她手中的时候,距离白衣试,就只剩下三天了。
李时居点了遍数目,将自己的一半放在柜子里锁好,剩下的五成给薛瑄送去。
毕竟书卖得好,完全是看在薛探花的名声上。
薛瑄的才华实在高明,加上李时居很懂包装,套了个《探花笔记》的名头,又弄出探花郎亲签来吊胃口,更与天香酒楼搞联名促销,是以京中仰慕薛瑄名声的,无论男女,都想请一本供在案头。
书坊老板声称,甚至还有不少外地书商前来咨询《探花笔记》的分销。
其实这笔银子,已经足够她从锦衣卫手中买到一个入学名额了。
但是想到那天江德运带人闯进武德侯府的小张模样,想到李四李蒿一家人贪得无厌的面孔,她宁愿把这笔钱花在天香酒楼买美食吃进肚皮,也不想助长锦衣卫的歪风邪气。
尤其是得到薛瑄的肯定后,李时居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参加白衣试,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考进去!
不就是个系统初始任务么,还能难到哪里去!
结果到了白衣试当天,事情却一路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而去。
四月初,国子监传出消息来,白衣试的日子定在四月十五。
大概是因为今科状元和探花都出自国子监,加上《探花笔记》在京中的风行,递上报名书的人很多,无论出身贵族或是寒门,不少才俊都想通过白衣试来验证自己的水平。
李时居上辈子是个考场老手了,外头如何风雨飘摇,她心下却很坦然。
前一日该怎样便怎样,一切按照往日日常,只是晚饭后多打了两遍第九套广播体操,浴后喝了杯蜂蜜牛乳,因此头一沾上枕头,便沉沉睡去,一夜无梦。
第二日自然醒,仲春天亮得早,窗外是鸭蛋青色的长空,还有几缕流云,是个清爽的好日子。
睁眼躺在床上,把脑中的行文思路又细细过了一遍,此刻门帘一掀,荻花掐着时间进来帮她梳洗更衣。
去国子监念书的事她至今还没告诉云氏,但总归瞒不过身边人。
荻花手里攥着长条儿白布,纠结道:“姑娘本就纤瘦,总这么缠身子,不会不长了吧……”
李时居伸手一掸她脑门,“你才不长了……就缠今儿一日,往后进了国子监要穿澜衣,宽袍大袖的,看不出来,放心吧!”
荻花低头一瞧自己胸前,又对比了比眼前的小姐,很感慨,“也是,我和姑娘的一般大,但是姑娘身上比我瘦多了,这么算来,姑娘还是很大的。”
李时居其实也有点担心,这具身体现下才十七岁,照这个发展趋势,再过几年,可能宽袍大袖也遮不住了。
摇一摇头,先把眼前关卡过了,提前焦虑向来不是她的作风。
漱洗完毕,她谢绝了枫叶递来的甜腻点心,只吃了碗蛋羹,然后喝一杯酽酽的浓茶,再把文物匣里的笔墨纸砚检查一遍,方早早离开侯爵府。
国子监就在贡街上,杏花树下吹来清晨的习习凉风,赶考儒生们三五聚在一起,或是小声聊谈交友,或是互相恭维家世,或是临时抱佛脚背诵篇目。
有人上前攀谈,李时居却不愿加入,只静静站在树下,闭目养神。
等了许久,直到外头等了数百名考生,才终于听见院内传来一声钟响。余音萦绕间,集贤门敞开,十几名带刀侍卫左右纵列而出,阵仗大得惊人。
两名官员手捧点名册子走出来,让考生按次,列队进门。
大伙儿多是第一次踏入国子监,这一路上少不得东张西望。
刚进大门的陈设很低调,一色水磨石砖墙,清瓦花堵,院中满地苍苔驳鲜,藤萝缠树,槐树遮天,葱笼苍莽,顺着两边抄手游廊往前,第二重是太学门,清厦连着卷棚,绿窗油壁,十分清雅,门内有一处圆水池,折带朱栏板桥上建了古朴的碑亭,几只黄鸟栖息其上,恰似闲庭信步。
绕过琉璃牌坊,建筑更加恢弘,领头的官员停步,众考生也跟着止住,眼前厅堂流角飞檐,正中挂着匾额,上书辟雍殿三个大字,这便是考试的场地。
所有人的心这会儿都提到了嗓子眼,李时居甚至能看见排在她前面那人的衣摆微微颤抖,连登上台阶都走不稳了。
无数人心中的圣地就在眼前,官员一挥手,人群便迫不及待往厅内涌。
好在和现代考场差不多,桌上也贴了姓名,李时居很快找到自己位置坐下,这处靠窗的角落临着长廊,森森万竿掩映,清凉舒适,叫人精神一震。
她将文物匣拿出摆好,余光正好瞥见了隔了五排的李蒿。
这位表兄兀自唉声叹气,浑身上下写满了不自在,比前几日来侯爵府时又丧眉耷眼了几分。
看来李四要把儿子送进国子监的牛皮已经吹出去了,从侯爵府拿不到钱,就只能强迫他来白衣试上博个运气。
一片嘈杂中,有人敲了敲她的后背。
李时居一拧头,又对上霍宜年那张戏谑的脸。
上回酒楼一别后,李时居就向赵管家打听了京中姓霍的章京。
赵管家苦笑,“姑娘不晓得霍家?那就是霍贵妃的娘家啊!若说姓霍的年轻公子,必是贵妃娘娘的内侄了,只不过咱们侯爷一直是站在崔皇后和二殿下那边的,因此和霍家极少往来,姑娘没见过,也是自然。”
难怪上回在酒楼中,他刚说了个“姑母”,便被打断,看来那姑母就是原书中权势滔天的霍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