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127节(2 / 2)

  还要昭告洛氏子孙,自此以后要不断添加新学,作为传世之典,让千百万年之后的诸夏子孙,依旧能够见到无数年之前的先贤智慧。”

  洛长望着手上的戒指感慨道:“若是没有洛氏孜孜不倦的收集,数百年的战火不知道要遗失多少珍贵的史书。

  史书就是诸夏之人的根,拥有了史书,我们就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祖先都做了哪些事情,光辉璀璨的流传下去,夸耀后世。”

  宫室之中,洛国公室子弟的脸上全都是自豪的神色。

  千年!

  万年!

  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在诸夏列国之中,不论天子、诸侯、卿大夫,求的是数百年的富贵,若是能延续千年已经是上天庇佑。

  但洛氏是真的要存世一万年,乃至于万万年。

  洛长悠悠颂唱道:“素王的神灵在天上。”

  公室众人一愣,紧接着同声颂唱道:“素王的光辉万万年!”

  邦周万万年眼看是没戏了,但是诸夏会万万年,素王的光辉会万万年。

  而将这些辉煌传下去的,就是书籍。

  修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对于洛国这个有八百年修书传统的国家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的原本书籍都在洛国手中,这使得洛国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那些不知道流落在何处的书籍和资料。

  至于少数还在各学派手中的书籍,只要洛国告知天下愿意以书易书,那么就会有无数人蜂拥而来。

  这是因为,除了墨家这种诞生不久的学派,像是儒家和法家这种诞生已经不短时间的学说,书籍遗漏或者是摘抄时出现错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长时间下来,他们掌握着大量的书籍注释,但是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手里的书籍到底是不是原版。

  至于哪里有原版,自然是洛氏的守藏室!

  天下儒生都知道,最正宗的儒家典籍在洛氏的手中,那些可都是洛明公和孔子亲自写下的。

  里面还有二圣的注释,远远比现在儒家手中掌握的珍贵,从那些书籍之中,才能真正的看到圣人在写作之时的心境和理解。

  法家就更是如此,法家的区分本来就不太明确,法家内部的区别也很大,昔年齐法家就亲自赶赴洛国之中求书。唯一好一点的就是道家,因为老子当年就写了五千言,至少道家手里还是有原版的经书的。

  但道德经注释的数量是经书的几十倍,老子根本就没写,全都是洛氏自己在他讲解的时候记录下来的。

  道家早就想着要向洛氏求书了,但不知道怎么开口,书籍这种珍贵的东西,哪里是能轻易予人的。

  洛国公室要编撰一部大典,持续收录诸子学说,并且要让这部大典永远流传后世的事情,很快就风行各国,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高山会崩塌,河流会枯竭,王朝的天命会坠落,这世间没有不毁坏的万物,但是唯有人的智慧是永存的。

  诸夏占据了天下的中央之土,而四夷则被厌弃,只能生存在山川大泽、荒漠林原这些穷恶之地。

  这是因为诸夏的先贤凭借智慧得到了上天的垂青!

  上古圣王的事迹只能凭借口口相传,但即便如此,依旧能够让后世子孙夸耀。

  先祖素王作书数卷,还命列国皆设史官,这是为了将列国的事迹传承下去,使后世子孙或为夸耀,或为鄙夷。

  青史昭昭,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都在青史之上。

  数百年来,自先祖明公作《洛语》,述王道之言,又作《洛宫春秋》,直到老子作《道德经》等,多少先贤著书立说。

  这些圣贤不是诸侯,或许史书之上的记录寥寥无几,但这些圣贤对诸夏的贡献,比起寻常的诸侯国主不知道要胜出多少。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向人间降下了天启!

  洛氏的子孙要夸耀这些圣贤,让他们的思想永远流传。

  洛氏要在洛国之中,立起高高的石碑,记录诸子的典籍,建立庙宇,用金属和美玉铸造人像,留下诸子的容颜,直到洛国灭亡,诸子圣贤的精神智慧亦可永远留在世间!”

  这一番话更是让天下人心浮动,在过去的八百年之中,想要夸耀后世,就要成为王侯将相,才能被收录到列国的史书之中。

  邦周八百年,一万万人来来去去,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之人又有多少呢?

  洛国学宫是成圣之地,现在洛国更是要为这些圣贤塑像,还是素王降下的天启,若是自家的祖师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的塑像之中,即便一时弱势,但终归是正统诸夏圣贤之一。

  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即可。

  若是不服,有本事把我家祖师从素王所建立的庙宇之中踢出去啊!

  ————

  古代中国对于历史典籍和古代文化书籍的保存,完整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地步,中国考古学甚至只需要携带古代的典籍,就能够准确地找到数千年之前的遗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古代中国的圣贤留下了包容万物的丰富思想,思想的传承变迁,能够完美应和中国历史的进程。

  即,中国的历史发展总是和思想的改变相对应。

  这是世界上其他缺少史料和典籍的文明,所不能达到的。——《全球通史·古代中国文明》

第129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