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明熹四年(七)132(2 / 2)

  更何况,祝旼好歹还算个人物,祝颛是什么?一个只会玩女人喝花酒的草包皇帝,他怎么可能冒出临阵召将的念头?多半是此人头脑一热,嚷嚷着想见秋泓,于是别有用心之人便趁此机会,要那蠢货顺道把陆渐春也召回来。但召回陆渐春事大,王一焕、赵敛不可能不拦着。

  不过,这两人圆滑至极、明哲保身,他们就算是不同意,也不会明着说,大抵,在面对祝颛时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还是先问问秋先生吧。”

  于是,送信问秋泓的事,自然就落到了平日里负责帮长缨处写票拟、给宫里撰应制诗、贺表以及草拟圣旨的翰林院手中。

  如今的翰林院归属赵敛之子赵思同掌管,赵思同是个花花公子,逃到了南边就开始安心吟诗作对,不理政务,所有事情都丢给手下那群修撰、检讨和庶常们处理,一来二去,写信问秋泓就成了谢谦的任务。

  谢谦没想到,秋泓不在京梁,却把京梁的事猜得一清二楚,甚至,还看明白了自己想要讨好皇帝、用心不纯、一步登天的念头。

  他顿时面如死灰,汗如雨下,在秋泓面前连句话也说不出。

  秋泓冷声问道:“谢编修,我早就听说,你时常在翰林院里讲,本部能年纪轻轻坐到这个位子,是因得了好运,傍上了当今陛下,所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一年连升五职。你甚至还背地里撺掇在科道任职的同年,想要弹劾我历俸未满,是吗?”

  谢谦跪在地上,一句话也不敢说。

  “本部且问你,你是讨了陛下欢心,可若陆将军真被召回去了,前线有了什么闪失,你该如何是好?”秋泓冷眼瞧道,“你是辛卯科的榜眼,及第时不过二十五岁,本就有大好前程,何必做这种见不得人且伤天害理的事?”

  谢谦抿了抿嘴,无法回答。

  确实,他二十五岁及第,直接授了编修一职,已比旁人先了一大步。

  只不过,没有秋泓以及徐锦南那帮戊子科进士的运气,他恐怕得先在翰林院熬上九年,然后历六部,再然后做讲官,恐怕才能等到长缨处廷推这一步。

  但如今看来,秋泓和徐锦南还不到三十,汪屏不到四十,他们二人的同年之中不乏青年才俊。王一焕和赵敛以及南下的那帮老臣退了之后,顶上长缨处的必是他们,等再把他们熬倒,那又不知猴年马月了。

  秋泓懒得琢磨谢谦的弯弯绕绕,他一摆手,把人挥退:“跟着冯公公回京,不要在前线碍眼。”

  谢谦吃了一惊,抬头就想争辩。

  可这时,陆渐春步履匆匆地走进了忠靖堂。

  “凤岐,”他急声道,“北牧人有动静了。”

  “如何?”秋泓一振,抬了起头。

  陆渐春看了一眼还跪在底下的谢谦,上前压低声音说:“可图哈兰手下的三万人蠢蠢欲动,似乎是布日格违抗军令,要把人强行留在前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