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80(1 / 2)
吏部尚书章幼明知晓难以更改高素之的心意,在同僚们看他的时候,苦笑了一声,道:“崇文馆学士修书无妨,可贡举改制,恐怕不易,臣恳请陛下三思。”他斟酌片刻,选择了往后退一步。他的声音落下后,王珩也跟着附和。
一直到退朝后,高素之都没有再表态。
朝臣们面面相觑,摸不清高素之的意思。
原本崇文馆学士的认命卡在了中书、门下,这会儿宰臣们不再据理力争,让文书一路畅行,下发到尚书省吏部去制作那些学士们的告身。
高素之回宫后,眉头微微蹙着,对着王映霜慨然叹息道:“想要让女子也参与贡举,还是早了些。”不过这回也试探出了朝臣的态度,达成了自己真正的目的——让女人进入崇文馆中当学士修书。只是职责上如此,到时候问答奏对事全凭借她的心意。
王映霜扬眉一笑道:“等到学士们进入崇文馆,到时候如何,就不会受那些人控制了。”
高素之称了一声“是”,又抱怨礼部和宰臣们烦人,她想要立后跟他们有什么干系?非要阻拦着这事儿。伸手抱住王映霜,高素之唉声叹气:“拖一日我便不安一日,你在宫中,流言纷纷起,这实在是委屈了你。”
王映霜倒是不在意这点,她跟高素之已经是结发妻妻了,在朝政大事跟前,儿女情长可以暂时搁置到一边。她跟高素之提了乐善学宫的事,高神嘉时常来她这儿询问,毕竟年纪不大,想要全盘掌控还得要时间。
“等那些人入崇文馆中,也能做三娘的智囊了。群策群力,总会完善方案的。”高素之道,从政的素养可以培养的,高神嘉不像她荒废了很多年,总不会太差。她的妹妹,迟早要变成她的得力臂膀。
太平元年,十月。
远征军打下了半个高句丽,此前高素之又增派十多万士兵以及近两千艘战船从北面以及海上支援,又下令将江南所制棉衣大半送入军中。高句丽支撑不住,派人请降。至于百济,百济王与王世子欲向倭国逃窜,可在半道被慕容观的人马俘获。倭国闻讯后,派遣四百余艘战舰前往支援,在白江口与大齐水师对峙,不到数日,倭国水师被尽数歼灭。